上周小民指出香港一直是國策如「自由行」、「CEPA」、和人民幣國際化的前期試驗產品的試驗場,並非「送大禮」;然而,仍有人如摩根大通亞太區董事總經理龔方雄認為中央是向香港送金融政策「大禮」,更指與其「救」港股,更要救A股。
中央未向港送「大禮」
正如小民所說,香港一直是國策試驗場,故不存在龔方雄所言的救港股論;這種論調只是歷史上所謂的「知識份子」一貫睜開眼睛向政權獻眉而不實事求事說真話的瞎話「傳統」,何況龔方雄要救港股更要救A股論,是上周五出席在上海舉行的「2012陸家嘴論壇」,對着內地金融高官和海內外投資者說。
正如龔所言,A股當前彌漫着無名的悲觀,屬於非理性的下跌,已經反映了中國經濟可能硬着陸的最悲觀狀況,短期看政府不但要穩經濟也要穩股市。因此,龔便認為國內資本市場更需要救助,不應只想着救香港市場,並且認為若國內資本市場自己穩定不下來,救香港也是「白搭」。
或許龔方雄只是一間投行的「亞太區董事總經理」,正如「梁朝」的「語言偽術」,對於中央的所謂「金融大禮」背後思維未能全面理解,就如今次「打包」上的前海計劃,「救」到香港甚麼來着(請龔看看本報上周六B2版「拆局」的分析)。
小民要強調,香港回歸十五周年,中央沒有送出甚麼金融政策「大禮」;其次,A股積弱,一來與經濟有關,二來是本身問題多多,中證監根本自知問題所在。中證監於6月24日刊登一份《近期投資者關注熱點50問》的自問自題交章,自揭中國資本市場不夠完善,而最突出兩個問題一是市場波動劇烈,06年漲130%、07年漲97%、08年跌65%、09年彈80%,近兩年明顯下跌,二是市場結構不能體驗優質優價。
出現這種現象,實際只是貫徹「一放就亂,一收即死」的49年以來傳統,更何況人民經歷文革後,已養成「只爭朝夕」的心態──「龔論」背後心理或許亦是只爭朝夕,在上海說些自以為政治正確的說話來謀求延後利益。
A股內患須先解決
股市有升有跌實屬正常,不正常是A股一向被消息主導,內幕交易之多,連郭樹清一上任中證監主席之職,立刻警告對老鼠倉「零容忍,要杜絕內幕交易」,連上電視、電台和報紙上股評人都話要管。至於中證監所指的優質優價,相信不是指現時新股市盈率通常由40至60倍不等,但回報率只有2至4%,加上公司不愛派高息,股民若果唔短炒,真活該。
龔方雄只要看清楚中證監的「告解」文章,再提中央如何出招救A股,令A股不只是股民創造財富樂園,更是公司成長「搖籃」,不要只曉得屁股在上海便要向香港硬踩一腳來抽水。救不了A股,對中央真是「皮之不存,毛將焉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