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貸劇減內地水荒 經濟陷困境

新貸劇減
內地水荒 經濟陷困境

內地多項經濟數據表現未如理想,中央要以借貸谷經濟增長之決心非常明顯,在通脹預期紓緩等多項條件造就下,令人行短期減存款準備金率的機會大增。
5月份內銀新增貸款回升,中銀監上月初曾要求內地商業銀行要加大信貸投放力度,故市場估計上月新貸或達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惟早前有傳媒報道指,6月首15日新增貸款生意淡薄,當中四大內銀新貸僅250億元。

通脹放緩 有條件放水

不過,有內地銀行業界人士表示,今年以來各月的新貸情況多為先低後高,一般每月貸款主要集中於最後10日。有港銀企業貸款部人士透露,內地相關貸款需求依然強勁,惟客戶卻因借貸成本高昂卻步,加上人行罕有地連續兩周實施逆回購,向市場放水逾2000億元,令內地資金緊絀問題浮上水面。
銀行要放貸必先要有足夠存款基礎,據《21世紀經濟報道》報道,單計四大內銀6月單月新增存款已高達1.8萬億元,主因內銀上月為半年結作準備而積極搶存款。
要解決水緊問題,下調準備金率似乎勢在必行。雖然中央早前擔心通脹過猛,幸內地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增長幅度,已經連續兩個月放緩,加上內地6月份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跌至瀕臨衰退邊緣的50.2,是7個月以來新低,經濟增長更連續8季見減慢迹象,故人行放水救經濟傳得甚囂塵上。
事實上,自從上周人行推出逆回購後,內地貨幣市場利率確有所回落,7天期回購利率,便由較早前的約4.5厘降至4.3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