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老先生每兩、三個月便來看我一次。這天他又來了,但比往常遲了四個月。
「身體好,所以不來看病嗎?」我輕鬆地問。「身體差,所以不能來看病。」何老先生答道。
我收起笑臉,問發生了甚麼事。
原來半年前,何老先生橫過馬路,錢包不慎掉在地上,他想拾起來,卻看見一輛汽車高速駛至,他閃避,失平衡跌倒了,右手先着地,前臂兩根骨頭折斷。
送進醫院,醫生說要動手術。手術前抽血化驗,發現缺鐵性貧血。醫生仔細追查,診斷出第一期胃癌。
老人一連接受兩宗全身麻醉的手術,容易出現併發症。何老先生卧床太久,染上肺炎,情況危殆,入住深切治療部,靠呼吸機維持生命。
「我很感謝公立醫院的醫護人員,」何老先生道:「他們的說話方式有點冷淡,但工作態度其實很認真。這條老命,是他們救回來的。」
這個我完全明白。多年前,我在內科部工作,連續值班二十四小時後,還得繼續診症,我不苟言笑,木無表情,把剩餘的精神全放在思考病人的情況。病人看見我,同樣會認為我「冷淡」。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有沒有買六合彩?」我笑問。
「有啊!」何老先生答道:「而且真的中了。」「頭獎?」「可能災難不夠大,」何老先生說:「只是安慰獎二十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