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快減準備金劉明康:有空間下調 市場估月內出招

人行快減準備金
劉明康:有空間下調 市場估月內出招

【本報訊】中央放水在即!三大訊號揭示人民銀行快將調低存款準備金,昨日內地官方媒體出口術,指再減準備金的時機已到,及後中銀監前主席劉明康附和,指如果市場有需要,內地有空間減準備金,甚至減息,而人行昨以逆回購向市場釋放1430億元(人民幣.下同)資金,更是放水前指定動作。 記者:董曉沂

人行自去年底至5月,曾三次降低存款準備金率,累積放水超過一萬億,現時大型及小型金融機構的準備金率分別降至20%及16.5%。倘若再調低0.5個百分點,可釋放超過4000億元的流動性。翻查紀錄,今年初和5月份人行均採取了先逆回購,再減準備金的方式放水,繼上周逾千億元回購措施後,昨日人行再以逆回購向市場釋放逾千億元資金,規模是今年1月以來單日最多。

中銀監前主席劉明康昨日稱,人行有空間減準備金。

官媒出口術:時機已到

中央昨在公開市場推出7天期及14天期逆回購,當中7天逆回購規模為380億元,中標利率為3.95厘,14天期規模更高達1050億元,息4.1厘。有內銀交易員表示,人行短時間內再推逆回購,主因對上一批逆回購的資金將於本周四到期,故要為內銀提供新一輪資金。
不過,短錢始終難解決內地水緊問題。《路透社》調查顯示,近七成內地金融機構期望,人行月內將減存款準備金率,倘月內人行未有動作,全部29家機構均認為,季內減準備金是勢在必行;當中更有7%的機構估計,人行月內會減息。碰巧劉明康昨出席一個公開活動後表示,如果市場有需要,內地目前有空間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甚至繼續減息。
劉明康言論與官方不謀而合,昨日官方媒體《中國證券報》指出,內地資金需求正面臨考驗,加上經濟增長有所放緩,故再次減準備金的時機已到,令減準備金之說更熱。

學者:下一步減息

經濟學家認同中國月內放水機會極高,滙豐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表示,以目前內地經濟情況而言,中央有必要加大放寬銀根的力度,「現在下調準備金率的條件已經成熟,當局未來數周會有行動,下一步便是減息。」他續指,內地不少房企及中小企等資金情況仍然緊張,在加強流動性及銀行放貸能力的前提下,逆回購是有必要進行。
渣打銀行亞洲區高級經濟師劉健恒強調,人行以減準備金助內銀紓緩貸款壓力絕不為奇,預期年內或會再減3次準備金,甚至有可能再次減息。
內地銀行業協會發佈的最新發展報告亦持相同看法指,雖然年內人行已兩次減準備金,惟報告仍預計年內再減準備金最多3次,每次減幅料為0.5個百分點。

專家估短期內減準備金率

滙豐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
「內地不少房企及中小企資金仍然緊張,逆回購是有必要,進一步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的條件已經成熟,未來數周會有行動,下一步便是減息。」

渣打銀行亞洲區高級經濟師劉健恒
「最近內地新貸有回升迹象,反映貸款需求回升,加上??家內地冇咁驚通脹,估計年內有機會減兩至三次準備金率,減息都有可能。」

訊匯證券行政總裁沈振盈
「內地數據表現差,銀根有寬鬆嘅需要,短期減存款準備金機會大。不過要小心,減準備金率前股市實有炒作,到消息正式公佈後,反而被演繹為經濟差,到時大市或掉頭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