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ball:「揼雞」冠軍西班牙 - 姚崢嶸

Moneyball:「揼雞」冠軍西班牙 - 姚崢嶸

贏完歐國盃再贏世界盃,全世界都以你為假想敵,把你的比賽錄影帶睇完又睇,以求搵出破綻,西班牙還可以怎樣?答案是「揼雞」。
「揼雞」這個詞,冇打過桌球的讀者可能唔認識,意思是刻意隱藏實力。西班牙之前幾場一致以二波三波行車,贏得拖泥帶水,決賽突然像開了Turbo,派路一有波上腳便立即遭兩至三個人圍攻,意大利終於領略到準決賽對手德國被擊潰那種的悲凉和無奈。我之前在本欄押上《金融中心》全體同寅性命買西班牙奪標,現在讀者終可鬆一口氣,《金融中心》仍會繼續下去。
問題的關鍵是,西班牙已橫掃天下四年,又怎可能隱藏實力?答案就是詐癲扮儍。

隱藏實力 因禍得福

我最近才跟小女講過「塞翁失馬」的故事,西班牙今次「揼雞」成功,也是因禍得福。射手大衞韋拿倦勤,費蘭度托利斯又態沉,領隊迪保斯基索性搞個「假九」無鋒陣式,全世界都以為係玩到冇嘢好玩,遲早玩出火。西班牙也樂於全程嘆慢板,順便慳點體力,反正他們「以控為守」策略依舊有效,又有個好龍門,就算入波一球起兩球止,亦唔死得人。
更重要是,全世界球迷球評人集中唱好於初賽表現搶鏡的德國,和越打越好的意大利。意大利開始BelievedinItsOwnHype,恃着分組賽與西班牙拉成均勢,加上打垮德國的亢奮,貪勝不知輸,與西班牙來個對攻鬥搶,球場出現大量空位,正中西班牙下懷。更奇怪是,意大利體育報《LaGazzettadelloSport》的賽後網上投票(超過34,000人次回應),仍有42%球迷認為意大利敗在「領隊策略失誤」,只有58%承認西班牙太強。成個劇本出乎意料之外,又合乎情理之中,意大利人死咗都唔知點解,問你服未?

團隊精神 高速突破

之前不少人對西班牙吹毛求疵,批評他們打法沉悶,「假九」陣進攻乏力,事實證明,西班牙要嚟料,隨時㩒個掣就可以,多個入波都是一班球員輪流客串不同角色。今次恩尼斯達做「10號」(中間交波)、法比加斯飾演「11號」(翼鋒落底傳中),連像營養不良的施華都可以扮「9號」(中鋒)頭槌頂入。正如周星馳話齋,根本就沒有食神,或者人人都是食神;冇人係9號,但係人人都可以係9號。意大利記者FilippoMariaRicci亦說,意大利有一個派路,但西班牙有四、五個,死未?而且,話西班牙悶,純粹是以射門數量所得出感覺;若以進攻質素計,西班牙差不多球球都是精采的團隊配合結果。佐迪艾巴這左路奇兵,比前任的卡迪維拿亦是大大Upgrade,繼之前對法國的一記靚助攻,竟然在決賽這大場面來一個驚人高速突破。
贏大賽建基穩健後防,西班牙「以控為守」的方法,由2008歐國盃八強賽(剛好也是對意大利)開始,經歷三個大賽的十場淘汰階段比賽、近一千分鐘,竟然一球不失,也是前無古人,後也難有來者的紀錄。
輸波的意大利已超額完成,無甚可寫,反而德國令更多人跌眼鏡。我兩星期前預言,德國會敗於心理質素。經歷十年生聚和教訓,德國已經不是八、九十年代我們熟悉的、不計美觀只求實用,但往往以意志和毅力取勝的那隊,現在陣中已沒有像白禮高、謝利美斯或波歷克這類打甩牙帶血吞球員。我也說過「小豬」不是大將之材,連德國國家隊經理比亞荷夫也承認,隊中缺乏性格剛烈的領袖。代之而起新一代,技術出眾,對着弱隊可以蝦蝦霸霸,但一旦遇錯折便兵敗如山倒。換言之,德國已演化成八十年代的巴西,或九十年代的荷蘭。
敗於意大利後,高路斯竟然還說,德國從未在大賽擊敗意大利這魔咒,對他們仍是心理負擔。
這當然理性上是無稽之談,幾代人都已過去,大家的打法也今時不同往日,但正好反映當今德國隊的要害。對比之下,今次西班牙一舉把兩隊剋星(法國和意大利)打敗,而我半年前說睇好西班牙時,擔心成班波贏過威盡,鬥心成疑,今次證明也是杞人憂天,不能不寫個服字。
(7.1,香港人和西班牙創造歷史。下午,有同行友人的孩子,和我一起喊「梁振英大話精」,令人感動。凌晨,看到那些漂亮的西班牙小孩,穿上球衣與爸爸們踏入球場慶祝,我竟有點想哭。歷史,是為下一代開創的。)

姚崢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