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導演江海洋說,有一天上街,發現街上的女孩子都很好看,他覺得自己老了。看完本屆歐洲盃,我知道自己老了。
我看足球歷史不長。1990年在外語系讀書,班上男生說,外教那能看到世界盃,黃昏全班就跑去了,雖然當時我連世界盃比什麼球都迷迷糊糊,現在回想也記不得一場完整的球,但那時年輕,以足球的名義通宵達旦廝混一起,才是題中之義。
看看球,考考試,二十歲的時候,覺得自己也能像羅傑米拉那樣跑到三十八歲,那屆世界盃是他的舞臺,他以非洲豹的精準,把喀麥隆隊帶入四分之一決賽,使得主辦國意大利刮起黑旋風。米拉當時的風頭,不在今天的巴洛特利之下。但是,二十二年過去,米拉作為黑人巨星,在歐洲世界受到的歧視,依然毫釐不差地落在巴洛特利頭上。
今年的六月巨星巴洛特利現在到處被叫作巴神,但是,巴神(經)真的就是巴神(祇)了嗎?歐洲盃上的一幕最能體現歐洲的兩面三刀。意愛之戰中,替補登場的巴洛特利在補時階段凌空鈎射,但進球之後他卻面容沉重,因為,愛爾蘭球迷看臺上,不斷向他投擲「黑鬼」「猴子」這樣的侮辱,而在之前的意西比賽中,西班牙球迷也向場內扔香蕉餵「猴子」。所以,雖然隊友及時上來捂住了他的嘴,壓下了巴神的火氣,但當時場面也足以宣告歐洲種族平等是多麼大的神話。
而這個神話最意味深長的一面是,關於巴神的各種故事。巴神是歐洲媒體的「寵兒」,關於他的新聞分兩部分,一部分表現他腦殘,典型案例是「在浴室裏放煙火把自己家點著」,另外一部分表現他善良,或者說,腦殘式善良,典型案例是「為加油站的所有顧客買單」。所以,在你通過他的球技瞭解他之前,巴神真的就是巴神經。
但我看了他很多訪談,他的天真他的智慧給我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面對訪談者,他淡然說,我沒做過那些好事,至於那些蠢事,也不像媒體描述的那樣。問他點球時,緊張嗎?他更淡然,你不懂足球,你才緊張。然後他燦爛一笑,年輕的神的笑。在那一刻,我覺得他的意大利隊輸給西班牙真是沒什麼了不起,這個孩子前面的路長了去。
二十二年前,羅傑米拉憑自己創造的奇迹為非洲大陸在世界盃多爭取到一個席位的時候,巴神降生,那一刻,巴神的加納移民父母一定慶幸自己的孩子是意大利籍,可巴神的成長史會告訴我們,關於他的弱智式笑話也好,雞湯式故事也好,都不過是世故歐洲長達幾個世紀的流行體:你,火星人!
二十二歲的巴神能以未來的道路給歐白男款的種族主義以致命一擊嗎?想到這條道路上的前赴後繼者,我一下就覺得累了。四十二歲,羅傑米拉還能馳騁綠茵,我光是想想,就覺得累了。而歐洲盃以來,常常是在好不容易快熬到球開場的時候,我睡著了。我知道自己老了。
來稿請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