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淡薄,不如賭博。不過,今年港股卻越窮越見鬼,港股陰乾之餘,股市亦彈完即散,二三線股以至民企股傷亡枕藉,此情此境,兩位港股老行尊──在股海打滾逾60載的董偉及蔡陳葆心,亦不諱言現時港股「好難玩」。
昔日船王御用經紀的董偉,旗下證券行上月首次蝕錢,嘆言未來兩三年港股難有好日子過。股壇教母蔡陳葆心,每天風雨不改坐在股票機前,但亦直言近兩三個月已經「齋睇唔炒」,指現時是證券經紀生意最差的年代。記者:陳皓怡
董偉:仍未放下8號仔
董偉,縱橫股壇逾60年,每日在金魚缸買買賣賣,最不喜歡「炒」股。根據《辭海》,炒和投機解釋一樣,是商場中買空賣空行為,投資則是將錢應用在生利的事業上。這些年來,董偉堅持是股票經紀,非炒家;是投資,非炒賣。嘗過紙醉金迷,亦親歷「蟹」橫遍野,往事如煙,唯獨放不下的是,港人耿耿於懷的8號仔。
電訊盈科(008)前身香港電訊,不少港人更緬懷後者,2000年李澤楷通過盈動併購香港電訊,創下當時最大的併購規模。投資者、炒家和普通市民當日無分你我買下的8號仔,齊齊成為同年科技股泡沫爆破下的犧牲品,市值至今蒸發逾90%,「其他股票就算係跌,一兩年都會番嚟,收埋息都冇咩事,呢個最傷香港人,公用股嚟,點會輸到咁?」
持貨至今 歸鄉無期
當年手持香港電訊打算穩陣收息,「當時啲家族基金,大經紀行家有多餘錢都會買(香港電訊)、貪佢有息收。」董偉幾十年前買入香港電訊,在小小超併購期間加注,這一役輸掉了一、二百萬,為他投資幾十年來,輸得最痛的一次,曾高見至142.5元(合股前),現時未到3元。「到家都未賣出去,當初用了五、六百萬買。」計及派息和早前香港電訊信託(6823)派發的紅股,拉勻仍然歸鄉無期。
股壇和政壇一樣,沒有最不可思議,只有更不可思議。08年金融海嘯,雷曼在美國人眼前倒下,港人有不少情意結的滙控(005),由大象變瘦象。「股票比97年前差好多,新地和長實(001)嗰陣100幾十蚊,家得90幾蚊,啲人已經唔當買股票是一種投資,你睇港交所(388)交易額,有百分之二十幾都係空倉(沽空)。」
成交淡薄 歸咎賭風
「股票得4、5、6倍PE(市盈率),真係未聽過,做到家都未試過。」坊間不少人說這是百年一遇掃貨機會,但成交淡薄,董偉歸咎賭博,不少外資行購入股票為牛熊證和窩輪做價,「今日空倉,拼命拿股票壓落去,佢哋資金大,好多客人輸好多錢。」客人在他們證券行玩窩輪牛熊證和三四線股,玩了一年已沒有影。
未來的15年,董偉坦言看不透,但未來兩三年料沒有好日子過。炒股最講憧憬,曾經視.com為寶,2000年科網泡沫爆破;內企視為大得不能倒,今年民企洗倉潮爆發。作為證券行的老闆,董偉將他的憧憬交托給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佢想發展第二個地方來合作,開拓多啲發展機會,不轉變要做番以前的成交額,不可能。」
董偉簡介
‧82歲
‧眾利股票主席,在股海打滾逾60年
‧香港證券經紀業協會創會會長
‧獲頒紫荊榮譽勳章,為行業內首位獲此殊榮
‧邵逸夫及董浩雲等上海富豪的御用經紀
‧曾在交易所接待皇室成員、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副總理李克強和人大委員長吳邦國
成功之道
誠實見稱 富豪信任
曾經係船王包玉剛、董浩雲及影視大亨邵逸夫御用經紀,靠的是良好的人際網絡,「我第一個大客係上海識的朋友,包玉剛和董浩雲都是造船的,朋友介紹朋友」,金錢令人貪婪,要取信於富豪,靠的絕非高超的投資技巧,而是誠實所建立的口碑。
勤力較聰明更重要
「誠實給客人一個好的形象,仲要俾客多啲機會賺錢。」聰明固然好,勤力更重要,「買大啲嘅股票,唔好買二三線股,因為一出事啲唔值錢嘅股票就會全部輸晒,雖然耐不耐都有啲有實力嘅二三線股,但多數要以藍籌為主。」
董偉自己為客人長久訂下的投資方程式:一半錢買的股票長線收息,另外一半錢的兩三成作短炒,「盡量唔好同佢成日買賣,因為佣金會輸好多。」
不要以為金牌經紀人大雞唔食細米,董偉可是大小通吃的,「揀客大客當然好啲,不過我都有好多細客,細客將來帶個老闆嚟幫襯,老闆咪係大客。」
前景黯淡
外資競爭 券商難撈
70、90年代香港股壇最風光,那是魚翅撈飯的年代,「70年代經紀行一個月可以搵一、二百萬。」那些年,一個美孚新邨單位也不過幾萬元。現時證券行不復當年勇,外資行又推出各類衍生工具,加上證券行之間的惡性競爭,證券行數目已減半。
現時證券經紀最辛苦的,不只那區區的15年,董偉認為是幾十年來最差的。「我哋公司一向有大客幫襯,無減過佣金,一直是賺錢,不過上個月開始蝕錢,以後點樣落去我唔知,我哋公司咁耐以嚟第一次。」
憂部份華資行倒閉
現時華資經紀行數目已較回歸前減少一半,部份更要食老本,租金人工樣樣加,唯獨生意沒有加,他料沒錢賺的證券行一兩年內或要被迫關門。
董偉表示,過去外資來港買賣股票起用華資行做買賣,藉以收取佣金,「高盛大摩家自己開設公司,攞咗牌。」自從取消最低佣金,董偉指,部份證券行已經將生意重心轉到孖展上,「佢哋做孖展,借啲錢俾你收5厘6厘,不賺佣收利息,客人更加輸得多啲。」73年至今,董偉堅持不為客人提供孖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