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批評左丁山市儈,成日講經濟效益,講回報,講錢。實際上,有錢不是萬能,無錢則萬萬不能。英國「每日電訊報」派記者扮外國學生,揭發一間「金矢諮詢公司」北京辦公室可以安排成績唔算好嘅中國學生入Cardiff與Sussex大學,手續費由一千二百鎊至二千鎊不等,呢兩間大學幾有名氣,不過有名無利,教授咪要炒魷魚?收多啲中國學生可以幫補吓學校財政,彌補吓英國政府大削大學撥款吖嗎!
澳洲就唔同,經濟比較興旺,政府大把錢,IHT(六月二十五日)有詳細報道澳洲政府大力撥款俾大學,資助來自較貧困地區嘅窮學生到生活費昂貴嘅城市(如雪梨)讀大學,目的係到了2020年,將25至34歲嘅大學生比例提高至40%(去年係35%),以維持國家之總體競爭力。唔,梁特首,吳局長,可唔可以向澳洲學習?
日前有機構調查本港Y世代(80後)Z世代(90後)青年人嘅工作態度與適應能力,發現不少人缺乏社會適應力,缺乏批判性思考,工作態度與責任感不強,呼籲各方面幫助改善之,以免影響香港之競爭力。
唔駛調查,我地日常會見到呢啲狀況,好多僱主都有較強烈印象,啲年青人點睇?肥仔K算係80後,不過佢老闆都讚佢工作勤力,夠晒搏命,經常知返工不知放工。最近肥仔K頻頻有街外、街頭推廣活動,需要臨時工幫手,佢嘅經驗如何呢?肥仔K話:「你成日講女仔讀書叻過男仔,中文大學將來會成為中文女子大學,原來做嘢都係香港女仔搏命啲。搵咗一班男女大專生到貨倉開工,吃過午飯後,成班男仔話下午有節目,一哄而散,我只係勸到三位女仔肯在下午繼續開工。上日去機場做,諗住男仔啱啲,但打咗一輪電話,話明出五十蚊一小時,都搵唔夠男仔,最後又係以女大學生為主力。香港Z世代男仔,大概唔慣辛苦唔肯捱。」佢又講咗一個小故事,一間直資名校有學生犯規,學校要罰佢留堂,點知收到學生媽咪電話:「我個仔今晚唔可以留堂㗎,佢約好咗大提琴老師學琴,幾百蚊一個鐘頭,不如預先約定下個星期一先至留佢堂啦!」連留堂都要預約,一啲媽咪真係確保佢地嘅愛兒將來在社會缺乏競爭力與適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