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賭博,曾被前澳門特首何厚鏵的叔叔戲稱「爛賭妹」的中潤證券主席蔡陳葆心,將半生押在股市上,曾經賭狗賭馬賭骰盅,今天貴為股壇老行尊,最難割捨的只有股票。紙上富貴一向如履薄冰,避過多個股災,她認為心態決定一切,「賭最重要識放手」。有着愛拼勤奮的潮洲人血統,巾幗不讓鬚眉,點止「爛賭妻」咁簡單!
形勢不好 最忌借錢
1973年,清倉;1987年,清倉;1997年,清倉;「呢分鐘形勢不太好,最重要唔好借錢炒股。」蔡陳葆心坦言,現時仍未將全部股票清倉,保留幾隻大藍籌。世上沒有穩贏的投資,08年金融海嘯可謂老貓燒鬚,「嗰年接觸好多人,就算大陸好出名的教授都講到個市好好,我開始對自己無信心,只係走咗一半」。
股海高低起伏乃是尋常事,百年一遇金融海嘯後,又爆出歐債危機,蔡陳葆心雖處變不驚,但承認現時股市難睇,「歐美局勢未定,香港本身情況不是特別壞,沒有對香港不利的消息,但係家咁多衍生工具,令啲二、三線股全部瞓晒覺。」年頭時她已將全數「垃圾股」沽出。
「垃圾股都會買,好似賭馬咁,熱門大注啲,但都揀返啲冷嘅嚟幫補吓。」今年首季恒指升逾一成,若能及時沽出,利潤可觀。不過半個世紀前,蔡太透過朋友介紹在當年香港證券交易所(香港會)買入電話股,首次即賺一至兩成,並於67年暴動前沽出。
無股可炒 寧買磚頭
蔡太每天風雨不改地坐在大利市機前,捕捉股市的走勢,不過已兩三個月沒有做買賣,「賭風唔順唔好夾硬來,炒股和做甚麼事都好,要識得節制自己。」無股可炒,銀行沒息收,她寧叫人買「磚頭」,「早幾年都同人講要買樓,因為通貨膨脹,百物騰貴,焗你發達。」套現難,是唯一令人卻步的地方。
股民如賭仔,蔡太自言是徹頭徹尾的爛賭妹,最誇張時期不只炒股,賭馬、賭狗甚麼都愛玩,連前澳門特首何厚鏵的叔叔都話佢係爛賭妹,「要賭最要識肯收手,冇話唔賭唔得,唔賭唔舒服。炒股唔對路最緊要走咗先,都係一樣留得青山在,留個本錢。」
回顧15年來,蔡陳葆心認為經濟未必最差,倒是現時證券經紀生意是歷來最差。外資行進駐,令本地大型經紀行逐步消失,「回歸前「金融界少林寺」的新鴻基證券、百富勤證券去咗邊,家隻隻都係外資。」過去大小證券行均可以共存,現時頭14間多是外資大行,C組(小型證券行)已逐步淘汰。唯一無變可能是蔡太,然每天開市前到灣仔證券行,在大利市機前打拼!
蔡陳葆心簡介
‧81歲
‧有「潮州鐵觀音」稱號
‧籍貫廣東潮州
‧中潤證券主席
‧縱橫證券界逾40年
‧香港證券商協會副主席及永遠名譽會長
‧前香港聯合交易所副主席
從不沾手
衍生工具 衰過賭錢
窩輪在港盛行多年,牛熊證則於06年開始在本港買賣,自兩者推出以來,蔡陳葆心答案始終如一:「NO」,今天越來越多人投進窩輪和牛熊證的市場,蔡太今天仍然勞氣,「玩牛熊證仲曳過澳門賭錢,澳門都會收你稅,但玩呢啲嘢唔收你印花,你買樓都要俾印花啦。加上它們在股市上沒有集資能力,你睇呢啲產品家佔每日成交幾大。」
慨嘆股民本末倒置
一間公司選地方上市,除了着重當地流通量,亦看重其集資能力,而股民看好該公司前景自然真金白銀買,過去股民最愛二、三線股,勝在細粒容易食,蔡太坦言現時本末倒置,不少轉投衍生工具的股民十賭八輸,「炒股冇頂,但你輸你有底,玩輪就調返轉頭。」她認為規管趨嚴格是好事。
蔡太嘆港交所現時別人有的,香港都要有,好像加時別人有,香港要有;衍生工具亦是如此,總是追着別人跑。「好似加時咁,冇錯,外面有,但係唔係唔加時就做少咗生意呢?我相信香港人如果有錢搵,咬住麪包都會做。」
無視意見
論港交所 新不如舊
蔡陳葆心閱盡歷任港交所主席,成為港交所活字典外,不自覺有了比較。「當年利國偉自己係銀行家,佢為人好謙虛,有商有量,亦有智慧,會徵詢業界意見。」但業界早前為延長交易時段,又絕食又上街,蔡太認為就算業界叫得如何聲嘶力竭,港交所亦無視業內意見。
斥李小加好大喜功
「好似家啲高官咁,我喺呢邊辭咗職,嗰邊即刻有大機構請我喎,你啲細有能力請我咩,我幫你做咩呢?」曾有「包青天」之稱的蔡太,談起今天港交所倒有包青天的面色,「你話收購倫敦金屬交易所(LME),人哋不敢做嘅嘢,你真係有咁大本事化腐朽為神奇,市面好驚呢件事,家港交所100蚊,李業廣時代200幾蚊。」矛頭直指港交所現任行政總裁李小加好大喜功。
對經紀行業來說,這是最壞的年代,撤銷最低佣金制直接影響證券行生計。但行業間惡性競爭,也不及銀行對證券行威脅,「啲客本身喺銀行有戶口,銀行同你講,你嚟我度買賣好方便,唔使去交收。」她坦言廿年前政府已經不願意看到本港太多證券經紀,以今天形勢來看,不幸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