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女挑戰菜之千絲流沙酥:捲成「豬腸粉」 千絲酥現形

盛女挑戰菜之千絲流沙酥:捲成「豬腸粉」 千絲酥現形

每有讀者來信,問究竟如何做出千絲酥和流沙餡,於是今次找來楊師傅,帶着兩位盛女,示範他的創意之作「千絲流沙酥」,搓皮講求手工技術,炸時又要注意火候的轉變,究竟兩位能夠做出多少層的千絲酥呢?

記者:陳芷慧
攝影:劉永發
示範:香港逸東「智」酒店米芝蓮餐廳逸東軒

奶皇才是流沙變種

提到流沙點心,八九十後都誤以為是奶皇的變種,但原來,「流沙」是二十切世紀初已流行,可惜因為流沙包要加入豬油,才能做出香口的流質奶皇餡,以健康為大前提,奶皇包便取而代之。不過,近年師傅將豬油改用牛油做成流沙,改善了奶皇的濃稠膩喉的缺點,於是流沙點心又能捲土重來。不過,楊師傅說,他失敗過不下十數次,才能研究出準確的份量,做出流沙餡!

楊其全

香港逸東「智」酒店逸東軒主管,點心製作經驗逾20年,擅長研製各式創意點心。

挑戰者1號Jessica

大學時已上烹飪課程,任何西式甜品都難不到她。

挑戰者2號Erica

一生最愛煮雞翼,自言能做出萬變的雞翼菜式,可惜其他一概不懂做。

第一回合:搓皮

Erica幼時用色紙捲筷子,結果捲成「豬腸粉」,到了今天仍未能捲得幼細(左),但勝在動作快。相反,Jessica慢工出細貨,捲得較幼身(右)。

第二回合:包餡

漏晒餡
本來每人只做一粒流沙酥,可惜因為Erica首作全漏餡,生怕嫁唔出,師傅給予每人兩次機會。

無難度
Jessica果然是甜品高手,包餡對她來說全無難度!

第三回合:炸

炸燶大叫
哎呀!Erica看見漏餡的千絲酥,下滾油中便炸焦了!

鬆一口氣
Jessica一看見千絲酥炸至金黃,便趕急撈起,鬆一口氣。

完成品:打成平手

師傅為了給予鼓勵,用最好的一粒來評分!

五層
Erica一隻炸焦了,另一隻做出闊條五層酥。

三層
Jessica做出三層酥。

千絲流沙酥

楊師傅做出來的千絲流沙酥共有三十多層,皮薄而鬆化,咬下去金黃的流沙緩緩地流入口中,令人回味。

材料

皮:麪粉40克、清水16毫升、大油20克

餡:牛油40克、吉士粉/粟粉/砂糖各30克、雞蛋1隻

做法

1.麪粉加水搓成粉糰,包裹大油略搓,再用酥棍壓至平薄,捲成幼身的長條形,直切開兩邊,分成每份約20克的小粉糰,備用。

2.做流沙餡,雞蛋、牛油、粟粉、砂糖及吉士粉拌勻,取每份約10克的餡搓圓,放入雪櫃冷藏,備用。

3.小粉糰壓平,取每份約10克餡,以平滑無紋的一邊包裹流沙餡,備用。

4.燒滾油,放入(3),先以慢火炸至鬆起,再轉中火炸至金黃色,最後開大火略炸,逼出油份使其更鬆化,撈起瀝油,上碟,完成。

1

3

貼士:

大油就是用牛油加麪粉拌勻而成,使麪糰更鬆化。另外,流沙餡做好後要放入雪櫃冷藏,否則包餡時容易漏餡。

杏汁金球

炸得香脆的金球,一咬下去,香濃的杏汁澎湃地流出來,口感一流!

材料

皮:糯米粉40克、熱水50毫升、砂糖20克、芝麻適量

餡:杏汁40毫升、鮮奶30毫升、粟粉40克

做法

1.糯米粉、砂糖加熱水後打勻成糯米漿,並搓揉成柔軟糯米皮,備用。

2.杏汁、鮮奶與粟粉拌至稠身成餡,取每份適量的餡搓圓,放入雪櫃冷藏,備用。

3.取每份約30克的糯米皮拍平,包入杏汁餡後搓圓,撒上芝麻,備用。

4.燒滾油,放入(3)炸至金黃色,撈起瀝油,上碟,完成。

3

4

貼士:

糯米皮要完全地包裹杏汁餡方可下滾油中炸,否則會爆餡。

芝士蛋盞焗雙皮奶

香滑的雙皮奶撻固然吸引,但更欣賞它只是撒上少許芝士粉,芝士不濃不淡,使甜品更香口又不影響雙皮奶的味道。

材料

皮:麪粉40克、清水50毫升、大油30克、麪粉皮50克

餡:砂糖30克、粟粉50克、芝士粉10克、鮮奶30毫升

做法

1.麪粉加水搓成粉糰,將麪粉包裹大油,取每份適量份量,壓平後平放至撻模上並按壓成杯形,備用。

2.將鮮奶、砂糖與粟粉拌至稠狀成餡,放入(1)內,再蓋上一層麪粉皮,放入預熱至210℃焗爐焗10分鐘,取出放凉,撒上芝士粉,完成。

1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