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國家統計局昨日公佈,內地6月份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跌至瀕臨衰退邊緣的50.2,是7個月以來新低,惟勝過預期。市場分析,數據正反映經濟發展有下行風險,但在早前出台中央政策下,第三季經濟增長有望趨穩;市場期望中央能進一步推出刺激政策及放鬆銀根。
消費出口率先回穩
上月PMI指數如往年在季節性因素影響下回落,較5月略降0.2個百分點至50.2。11個分項指數中,新出口定單指數及採購量指數降幅明顯,約3個百分點;受原油等大宗商品價格回落帶動,購進價格指數更連跌3個月至41.2,降至09年1月金融海嘯時水平。綜合第二季PMI,平均為51.3,按季回落0.2個百分點,跌幅已有所收窄。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特約分析師張立群認為,數據表明影響企業生產預期的因素仍較多,預計企業仍需一定時間恢復生產;但6月份PMI回落幅度明顯減少,預示未來經濟增長可能降中趨穩,其中帶動的因素是穩保增長政策近期陸續出台,投資增長降幅減少,消費實際增長率略有提高,出口增速明顯反彈。
建銀國際研究部董事兼首席經濟師林樵基說,早前中央出台的穩增長措施將於第三季顯示成效,7月PMI有望站穩50以上。他估計,中央短期內不會再減息及加推新刺激措施,轉為強化前一階段措施的力度,並可能調降一次存款準備金率。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陳東琪表示,內地第二季經濟增長並未見底,預料上半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降至約2.5%,經濟增長介乎7.5%至7.6%。他期望中央推更多刺激政策,尤其是放鬆銀根,以保持經濟增長,包括基建投資要保持在一定水平,另減稅等刺激出口。交行香港首席經濟及策略師羅家聰亦說,受環球衰退拖累,內地經濟未來一至兩季仍會繼續下行,數據再錄得新低,料港股明日開市會反映預期中央放水而借機炒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