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駕路:CIVIC元祖 紅足四十年

私駕路:CIVIC元祖 紅足四十年

本田CIVIC相信對五十後至八十後車迷都絕不會陌生,車廠自1972年出產第一代,至今風靡車壇四十多個年頭。雖然第八代後車系逐漸從家庭車轉變成高性能房跑,但CIVIC這個車系的誕生,足以令全球各地對日本小型車刮目相看。

撰文:錢綽芝
攝影:劉永發
Model:Ava@GME
車輛提供:香港經典平治會
(http://www.mbccchk.com)

CIVIC八代歷史
第一代(1972-1979)

CVCC引擎,具有省油體積小優勢。

第二代(1979-1983)

CVCCII引擎,體積明顯加大,內櫳配備多元化。

第三代(1983-1987)

首度採用12Valve引擎,體積更大,採歐洲風格製造。

第四代(1987-1991)

首試孖吸(雙化油器)配合16Valve引擎,E-EF9更配備Honda新研發的VTEC引擎,體積微變,性能與耗油表現突出。

第五代(1991-1995)

直列四缸SOHC引擎,PGM-Fi燃油噴注,1.6公升加入VTEC引擎、後期1.5公升亦改為VTEC引擎,車櫳體積增加,具動感外觀。

第六代(1995-2001)

1.5公升直列四缸及1.5公升VTEC引擎,首度出現HondaMultimatic無段變速波箱。
流線型設計,更具跑格。

第七代(2001-2005)

沿用舊有引擎1.5公升及加入1.7公升,首部採用G-CON科技,撞擊保護優異。

第八代(2005-2011)

全新開發直四1.8公升引擎,加入i-VTEC系統,整體長闊比上幾代大。

第四代開始變「飛仔車」

CIVIC在世界各地車迷心目中,是一輛省油實用的家庭房車,香港代理由第一代至第八代亦有引入。八代當中,除第一代至第三代走較實用家庭路線外,最為人熟悉就莫過於第四代EF、第五代EG及第六代EK型號,當時採用新改良引擎及賽車化電子燃油噴注系統,增大馬力輸出,車身外形設計前衞,這個年代的CIVIC更被冠以「飛仔車」稱號,由於擁有強勁馬力及樣子年輕,車款銷量直線上升,深受年輕一族歡迎。車系最大的轉捩點可追溯至第四代EF,當年推出時擁有1.4公升孖吸引擎,頭段快之餘,爆炸力亦相當驚人。而廣為車迷認識的VTEC初期引擎,亦在這一代E-EF9車系進行測試,而第七代CIVIC則全面提升安全規格,加上全新後座低地台設計,令不少車迷眼前一亮,世界各地車廠亦跟風研發低地台,可惜這一代CIVIC引擎沒多大改進。而日本則因應環保要度加入了1.3公升Hybrid版本,至2005年第八代廠方亦將一副新i-VTEC引擎放進加強競爭力,本港代理亦沒有再引入1.5公升以下版本,以1.8公升版本發售。

■仍保留出廠時內櫳,儀錶台光潔如新。

■儀錶板相當簡潔。

■桃木軚環,感覺古典。

■細燈及指揮燈設於泵把上,七十年代最潮。

■型號字樣仍保存如新。

新淨程度達90%

近年不少年長車迷都喜歡收藏五六十年代古董歐洲車,從而拾回不少童年回憶,這股收藏風氣亦慢慢轉向一班七十後,他們年少時正值日本車在港萌芽,所以唔少六七十年代古董日本車及古董跑車,近年相繼在本港的老爺車聚會中湧現。不過現存香港的第一代本田CIVIC可謂相當少,眼前這部1974年製造的第一代CIVIC,車主從新西蘭購回來,於2007年抵港。雖然車齡有38歲,但全車還Keep到當年新車模樣,加上內櫳所有門板膠袋還未拆,新淨程度達90%,車殼並無銹蝕現象,或與新西蘭天氣較乾燥有關。
引擎方面,這一代CIVIC採用前置引擎及前輪帶動,加上CVCC稀薄燃燒引擎技術,令耗油量極抵,這款1,169cc引擎屬水冷直列四缸、單化油器,配四前速手動波箱,值得一提是這代CIVIC後期更加入HondaMatic雙速自動波箱,令到不少車迷讚嘆!配備上雖只有簡單儀錶板,如水溫、燃油錶及冷暖氣系統等等,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雖然房車生產線停產,但時至今日,CIVIC在二手市場上依然是最受歡迎的家庭車款,無論在乘客及駕駛空間、引擎性能、底盤操控等,都比同級對手表現更優異,絕對紅足四十年。

■車門極大,上落方便。

■不能相信車頭機器已有38年歷史。

■電鍍倒後鏡設於頭沙板旁。

■原廠鐵軨配12吋車胎。

CIVIC第一代規格

車型:雙門揭背
引擎:1,169c.c.四氣缸CVCC
馬力:69PS/5,500rpm
扭力:10.2kg-m/4,000rpm
傳動:四前速手動波箱,前輪驅動
尺寸:3,545×1,505×1,32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