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PA9唔益中小券商「怕內地業界非香港對手」

CEPA9唔益中小券商
「怕內地業界非香港對手」

【本報訊】中央送禮,中小券商零受惠。港府與中央新一輪的CEPA簽署,始終未有開放內地證券市場予本港中小型券商;而中小企於內地關切的問題,亦有待中央解決。

特區政府與中央昨日簽訂《內地與香港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第九份補充協議》(CEPA9),共有43項服務貿易開放和便利貿易投資措施,覆蓋22個服務領域。新措施將於2013年1月1日實施。

現時業務搵唔到食

CEPA啟動至今已九年,然而證券行業中,現時只有一家恒生證券剛獲批於廣東省設立合資證券諮詢公司,進展緩慢。華資英明證券執行董事朱維鵬認為,CEPA只開放予本港證券商於內地進行證券諮詢合資公司業務,根本「搵唔到食」。至於CEPA9研究讓中港證券公司組合資企業於內地進行證券業務,他就多謝中央的好意。他指出大部份華資企業規模細,亦無意北上發展。他認為最實際是「做Cheap啲,學新加坡推出保護主義」,例如內地於香港發售的金融產品,給予香港券商代理銷售較為實際。
不過城市大學教授曾淵滄認為,中央對香港券商遲遲未有大開中門,讓其進入內地做生意,原因是香港雲集國際大型券商,一旦開放門戶讓歐美券商進入,「內地券商根本唔係香港對手!」
香港中小型企業商會會長吳宏斌,對於內地進一步放寬專業服務人士表示歡迎,惟現時港商於內地最關注是成本高漲問題,他希望內地於企業社保費上開支可以「封頂」。
這次協議中,較具體受惠的措施,是允許香港金融機構於廣東省試點設立消費金融公司。政府發言人表示,港資金融企業可以從事汽車,電器產品等消費性貸款,但不可以於當地展開存款業務。
另較為有突破性的還有旅遊業,終於可以爭取得到辦理海外遊業務,惟開始只允許一家中港合資旅行社試點經營。政府指希望可以藉此建立好香港品牌,日後再爭取更多機會。現時本港有五家旅行社於內地設有合資公司。
另外,經過數年後,港股ETF終於批准在內地上市。證監會昨表示,指中證監批准兩隻港股組合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港股ETF)分別在上海和深圳交易所上市,市傳分別為華夏基金與深交所合作的恒指ETF、及易方達基金與上交所合作的國指ETF。

港股ETF准內地上市

《中國證券報》昨引述消息指,兩間基金公司目前尚未收到相關批文,最快將於7月初啟動港股ETF的發行。截稿前華夏基金未有回覆,易方達香港則不作評論。
證監會主席方正博士表示,港股ETF獲批,是落實CEPA補充協議六及七相關措施的重要里程碑。協議六指明會「積極研究在內地引入港股ETF」,協議七則覆述相關內容。換言之,協議歷時三年始落實。
證監會同時宣佈,認可全球首隻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A股ETF在港交所上市,證監會網站顯示,獲批為華夏滬深300指數ETF(83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