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謬制度黃宏發:功能組別自欺欺人

荒謬制度
黃宏發:功能組別自欺欺人

「我感到憂慮的,不是香港自主權會被北京剝奪,而是這項權利,會一點一滴地斷送在香港某些人手裏。」前港督彭定康在96年最後一份施政報告中,預言香港自主權會被斷送;回歸15年來的立會,引證其預言無錯。特區的自主,確實斷送在有權有票的立會議員手上。
回歸後的立會實行分組點票制度,《基本法》規定,凡是由議員提出的議案,即使無法律效力,仍要同時取得直選及功能組別兩組議員,分別以過半數贊成才通過。而在以小圈子方式產生的功能組別內,獲中央撐腰的保皇派,在多個以公司及團體票組別中佔優,從而在30個功能組別內佔多數,與在地區直選獲多數的泛民主派抗衡。

旨在製造更多關卡

前立法局主席黃宏發認為,回歸後議會分兩組計算表決結果,旨在製造更多「欄」,「以前你想贊成或反對,跳一個欄就到終點,家就要跳多個。」他一直反對設立功能組別,「搞乜功能組別選舉?自欺欺人,美化咗件事;根本呢啲組別,唔符合平等原則選舉產生模式。」黃宏發並指,功能組別即使要以過渡方式存在,亦只應佔少數,更不應分開計算表決結果;他形容現時議會儼如有「先天疾病」,未能代表市民心聲。
這批保皇為上的功能組別議員,在過去15年來將一些合乎普世價值的議案否決、否決再否決。去年,民主黨副主席劉慧卿提出捍衞新聞自由的議案,竟未能在功能組別過關,不少建制派議員也投票反對,漠視《基本法》賦予港人的新聞自由。今年初,民主黨張文光提出捍衞學術自由及院校自主,也在功能組別反對下被否決。
有政界中人指,有關動議雖然沒有法律約束力,但一旦通過,卻會對政府構成極大政治和輿論壓力;保皇派為顧全政府面子,因此必然「趕盡殺絕」。在此前提下,一些無關痛癢的民生議案往往也「被消滅」,例如08年回購領匯股份、09年協助基層勞工抗經濟逆境的議案,也荒謬地未能過關。《蘋果》記者

部份近年被否決的民生及
普世價值議案

2006年 將公眾假期納入法定假期
2007年 要求港鐵增設洗手間
2008年 回購領匯股份
2009年 協助基層勞工抗衡經濟逆境
2010年 維護港人表達自由
2011年 捍衞新聞自由
2012年 捍衞學術自由與院校自主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七一為乜上街?請到蘋果日報facebookfanpage投票吧:
http://www.facebook.com/questions/10151071597587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