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法有異港人兌換方法 未傾掂數

看法有異
港人兌換方法 未傾掂數

人行與金管局於03年底,簽訂《個人人民幣清算協議》諒解備忘錄(MOU)時,本港個人居民只有經過清算行於上海兌換窗口(即在岸價CNY)的單一途徑,每人每日最多兌換2萬元人民幣,當時離岸價(CNH)根本未形成。
CNH滙價到2010年7月,人幣參加行獲准相互進行平盤後才出現,故銀行若擴大向非本地居民提供人幣兌換及開立戶口服務,只要採用CNH滙價,經人行點頭同意,不存在修訂MOU。
企業賬戶目前已可使用CNH無上限兌換,個人客戶則沒有獲提供CNH渠道,但大客若透過設立殼公司持有存款戶口,其實已可繞道使用CNH不受兌換限制,唯一是要處理公司註冊及每年續牌等行政安排。

須確保系統穩健

業界指,包括內地同胞及外籍人士等非本地居民,日後肯定只可採用CNH兌換,目前關鍵反而是原來的本地居民,是否也放棄CNY全方位改用CNH無上限兌換?
在此問題上,各行看法有異,撤銷個人CNY渠道,會否影響資金池增長,亦是部份業界考慮,但若只沿用CNY每日換2萬,豈非較非本地居民受更大兌換限制,與其他離岸人幣中心如新加坡及倫敦,以CNH不設限兌換相比亦覺遜色。
若CNH及CNY並存,銀行任選其一,系統操作上便要確保貫徹穩健,此正是方案尚待洽商才能出台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