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改 起錨失敗
一句「玩鋪勁」,令全港市民對曾蔭權任內推動真普選充滿期盼,結果其所謂的「勁」,只是在今屆立會選舉新增五個「超級區議會」功能組別;到底立會何時取消功能組別,全面落實普選?他說是2020年,但這個年期之前,仍然有「可以」這個非肯定詞彙。
政壇元老李鵬飛直指:「曾蔭權喺政改上真係要孭飛,係佢話要玩鋪勁,又話要徹底解決普選問題,但事實完全唔係咁。」曾蔭權05年上任特首之初,雄心壯志表明要搞掂普選,同年底推出的政改方案卻如鳥籠方案,對普選時間表未作具體承諾,最終被否決。
2010年,他以「起錨」為口號重推政改方案,說明分階段取消區議會委任制,亦願向全港市民提供「一人兩票」;這套只有民主寸進的方案卻非他爭取而來,而是民主黨破天荒走入中聯辦商討而成。民主黨主席何俊仁事後譏諷曾蔭權「廢廢哋」。
人權 自由倒退
「保障市民享有的人權及基本權利」,是曾蔭權07年競選特首時的承諾,回望過去七年,當局不斷打壓遊行及示威集會自由;去年拘捕的示威者人數達440人,較前年激增七倍。與此同時,中聯辦外的鐵馬卻越放越多,可供示威的空間越來越細;警方更開始肆無忌憚地亂用胡椒噴霧「對付」示威者,民間人權陣線召集人黎恩灝直指,曾蔭權在任七年,人權大倒退。
連帶新聞自由空間,亦在曾蔭權治下逐步收窄;記協最新一項調查顯示,86.9%受訪新聞界認為,曾蔭權治下的新聞自由有所倒退,原因是當局收緊資訊發放及阻礙傳媒採訪。
社福 扶貧不力
任內最後一次立會答問大會上,曾蔭權力陳已實踐多項選舉承諾,包括解決貧富懸殊問題;但統計處最新數字顯示,反映貧富收入差距的堅尼系數,去年為0.537,創97回歸後新高,踢爆曾蔭權在扶貧上「自吹自擂」。
曾蔭權的自誇,包括推行最低工資、成立關愛基金及落實交通津貼,借此表明他照顧了貧困人士需要;但他卻未有就標準工時立法問題拋出方向,而最新的堅尼系數卻創回歸新高,可見其任內的扶貧措施欠成效。
立會社福界議員張國柱炮轟,曾蔭權在解決貧窮問題上「一事無成」,因為他毫不重視社福政策,「佢只係被迫關顧基層,小修小補,連派錢都派唔到去最有需要嘅N無人士。」張國柱更指曾蔭權拒聽民意,「好似加生果金係逼出嚟嘅,增建公屋又冇,居屋都係臨尾嗰年先搞。」他稱曾蔭權須為香港貧富差距越來越嚴重負全責。
教育 難降書價
曾蔭權在教育政策上的經費投放,相對其他政策仍是最多,但與前特首董建華比較,曾蔭權對教育的重視程度似乎較低;在任七年主要承接董建華遺留下來的教育改革,除大力增強洗腦式國民教育,未見特別顯著新猶。
曾蔭權於07年競逐連任特首時,表明會在小一開始逐級推行小班教學;不足五年,這個承諾已落實,教協總幹事葉建源指,「曾蔭權喺教育方面嘅最大貢獻可能係小學小班」,但他認為小班政策未夠全面,「因為至今都未能喺好多中學推行」。設法降低教科書售價,則是曾蔭權的教育承諾,但有關支票將永遠無法兌現。
七一為乜上街?請到蘋果日報facebookfanpage投票吧:
http://www.facebook.com/questions/10151071597587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