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身犯險》
懷着悲痛的心情,踏上危險的旅程。四位香港青年日前兵分兩路,從香港前往湖南致祭六四鐵漢李旺陽。《蘋果》在他們出發前,記錄下他們不惜以身犯險悼旺陽的心路歷程。
昨日失蹤的蕭健滔(Benson),是港大法律系尖子,當他得悉李旺陽被自殺後,對內地的法治和公義淪亡深惡痛絕,再危險,也要北上,「最壞打算係被拘留、打傷,就算最後訊息傳唔到畀內地人,一定會喺香港引起討論。無論結果係點,最後都唔會失敗」。
風景畫藏旺陽遺照
Benson形容,北上示威就像踏進一個未知的世界,「冇辦法確定警察會點對付我哋,太多唔肯定因素,所以有啲驚」。旺陽寃案激起港人義憤,但在內地幾近消音,很多邵陽市的居民對旺陽所知不多。「好可能開始幾分鐘就俾人拉,訊息未必真係帶到畀內地市民,但起碼令更多香港人關心中國民主」。
偏向虎山行,是否「博拉」?Benson答:「今次好有計劃,知道自己做緊咩。我哋有必要將香港人呢份悲痛、徹查真相嘅訴求帶上去。就算俾人拉,起碼令更多香港人知道中共點樣打壓民間運動。」
先頭部隊還有80後社運人陳詩韻,昨日同告失蹤。出發前,她買了幅風景畫,在畫後塞了李旺陽的黑白遺照,預備在邵陽市展示。不願上鏡的她說:「我好想親身多謝李旺陽先生。」「咁多年來,佢每日都承受酷刑,我諗我一日就會妥協。」她希望成為旺陽的火種,由香港燃燒到內地,早有被沒收回鄉證和扣押的準備。詩韻深信,香港市民對旺陽的悼念,會成為推進中國民主社會進步的契機。
另外兩位熱血青年,是理大學生黃佳鑫(Sam)和中大政政系的尤思聰。Sam從不相信「河水不犯井水」論,「內地每分每秒都影響緊香港,大家生命連成一線。」他也期望藉行動「警告」胡錦濤:「香港人對內地不公義唔會視若無睹,行動一定會陸續有來。若然未報,時辰未到。」阿聰則很想「做一啲以前未做過嘅行動,可能未必有內地傳媒報道,但係能力範圍做得到,就應該做」。
《蘋果》記者
七一為乜上街?請到蘋果日報facebookfanpage投票吧: http://www.facebook.com/questions/10151071597587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