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元上都列世界文化遺產

內蒙元上都列世界文化遺產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昨將中國元上都遺址(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這是中國第30項世界文化遺產。而今將審議中國另一申報世遺項目──澄江化石群根。
第36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昨在俄羅斯聖彼得堡舉行,經過半個多小時的項目介紹、展示和討論後,投票大會一致通過元上都遺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元上都遺址位於蒙古高原東南邊緣,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境內。公元1256年忽必烈大汗在此建開平府,1263年升格為上都,曾作為元朝第一個都城和夏都。元上都遺址是目前中國面積最大的單體世界文化遺產,涵蓋了遺址本體及其周邊敖包群和保留至今的蒙古族「敖包祭祀」等傳統人文景觀。而中國另一申遺項目澄江化石群根,據會議進程將於昨晚深夜或今日審議。
元上都是元朝帝王的夏都,廣為西方認識,原因是13世紀馬可孛羅於此地獲忽必烈接見,於其《遊記》中記載都城生活的奢華:「內有大理石宮殿,甚美,其房舍內皆塗金,繪重重鳥獸花木,工巧之極,技術之佳,見之足以娛樂人心目」。18世紀英國詩人柯勒律治閱《遊記》後,於其詩篇中讚美:「上都坐忽必烈汗,恢宏皇城樂御邦」。後來西方人將「Xanadu」,中文譯音即「仙樂都」,比擬作世外桃源。上世紀八十年代,一齣由澳洲殿堂級歌手奧利花.紐頓莊(OliviaNewton-John)為女主角的歌舞片,就以《仙樂都》作戲名,講述天神宙斯其中一名女兒流落凡間尋找真愛。

伯利恆教堂列世遺

此外,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昨否決以色列的異議,將巴勒斯坦人聚居的伯利恆市(Bethlehem)一座教堂緊急核定為世界遺產。
新華社/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