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15年之變了的自治港人治港變西環亂港

回歸15年之變了的自治
港人治港變西環亂港

回歸,確不是換支國旗、換個話事人那麼簡單,就連管治權力,亦由中環挪移至西環。
中央駐港機構中聯辦(前為新華社),15年間由幕後走到台前,由特區施政、各式選舉以致學術研究也要干預,名正言順成為第二支管治團隊。
「港人治港」變「西環亂港」;今天,香港,還是香港嗎?
記者:陳雪玲、許偉賢、呂浩然

政圈近年不時「西環前、西環後」,以西環為代號的中聯辦,似乎漸漸變成香港權力核心。80年代有份為《基本法》提供意見的基本法諮詢委員會委員麥海華憶述,當年未有深入討論駐港機構的角色及權力,但斷言大家所理解的「一國兩制」,是絕不容許有關機構干預香港內部事務。他指:「中聯辦家好似上級,指令香港官員、議員做事,當然係高度干預,對香港憲制極唔尊重,令一國兩制蕩然無存!」

《政壇元老點睇》
李鵬飛:「港人唔係反共,大家最憂慮嘅,就係回歸後嘅管治權力問題。」

《政壇元老點睇》
黃宏發:「搞乜功能組別選舉?自欺欺人,美化咗件事。」

中聯辦黑手越伸越長

這15年,西環的黑手確實越伸越長。回歸初期,新華社還未變身中聯辦,當時亦未敢公然介入港務。03年7.1逾50萬人上街後,卻開始令西環驚覺要有權,才可掌握局勢。為嚴防50萬人上街重演,結果中聯辦先滲透議會,搶奪議會話事權;08年立法會選舉時,便高調為九龍西的梁美芬拉票。
成功入侵議會後,下一步向管治權力進發。副主任黎桂康翌年提出「十點協議」,力薦政協提升政治功能;同年有傳媒揭發,原為研究部部長的曹二寶,曾撰文要求中央在港成立第二支管治隊伍,為中聯辦掌權埋下伏線。其後中聯辦更肆無忌憚,自以為正式接管香港,先後插手特區事務:施壓要求議員支持競爭法、阻止立會徹查梁振英、甚至威嚇特區官員,毫不掩飾其權力慾,最終更成功力捧梁振英登上特首寶座。
中聯辦得勢,由政府對其滴水不漏的保安工作可見端倪。前身為新華社的中聯辦,設在跑馬地的辦事處完全不設防,曾到該處示威、首批以絕食抗議《基本法》不民主的前立法局議員馮智活憶述:「當時新華社外最多有部攝錄機影吓嘢,一個警員都冇;點同家,鐵馬、花槽、警員樣樣齊。」

《政壇元老點睇》
麥海華:「中聯辦家好似上級,令一國兩制蕩然無存!」

《政壇元老點睇》
馮智活:「權力冇人嫌少,但內地官員一定要適可而止,否則會反彈。」

靠港人維護一國兩制

馮智活對西環亂港深表慨嘆,稱中聯辦由當初「冇人察覺」到現在「凡事插手」,嚴重危害香港發展:「權力冇人嫌少,控制都冇人嫌少,但內地官員一定要適可而止,否則會反彈……。李旺陽事件就係一個民意反彈,你(西環)唔好以為,香港係一個可以畀你哋任意妄為嘅地方!」
往後的路又如何?麥海華認為,梁振英由西環捧上神枱,當選後「連一句人話都冇講過」;他相信梁振英任內都以西環「馬首是瞻」,深信「一國兩制」要重回正軌,靠的惟有香港市民。

香港本應是港人的「主場」,如今卻慘變作客,「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成為空談。

西環亂港事件簿

2000年4月
傳媒報道呂秀蓮台獨言論,被副主任王鳳超斥港媒應在國家利益問題上與中央一致

2003年8月
7.1逾50萬人和平上街後,副主任鄒哲開批評影響香港穩定,「動感之都」變「動亂之都」

2008年9月
高度介入立會選舉,九龍工作部部長林武,盛傳積極為梁美芬拉票

2009年3月
副主任黎桂康提「十點協議」,建議政協加強政治參與,包括推薦公職人員;原研究部部長曹二寶,被揭曾撰文提出要在港設「第二支重要管治力量」

2011年8月
副主任黎桂康向工商界施壓,要求支持《競爭條例草案》

2011年11月
傳媒揭發前中聯辦九龍工作部宣教處副處長黃春平,參與區議會選舉並當選

2012年2月
召見挺唐立會議員,阻止支持立會引用「特權法」查梁振英西九風波

2012年4月
原研究部部長曹二寶被揭在特首選舉期間,迫令特首辦在西九問題上放生梁振英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七一為乜上街?請到蘋果日報facebookfanpage投票吧:
http://www.facebook.com/questions/10151071597587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