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價玻璃餐桌即買即碎專家:懷疑產品設計有缺陷

貴價玻璃餐桌即買即碎
專家:懷疑產品設計有缺陷

【消費權益】一分錢未必有一分貨!動輒萬元的名牌餐桌及廚櫃好「化學」,玻璃突無故粉碎,用家換來血的教訓。有學者懷疑產品設計有缺陷,或安裝過程令零件與玻璃之間虛位不足,互相碰撞導致意外。消費者不應只用售價衡量產品質素,應留意材料與設計。消費者委員會建議買家應先了解玻璃產品的特性,避免意外。記者:王淑君

讀者鄧先生今年3月在沙田名將作以16,980元購入1張玻璃開合餐桌連4張餐椅,5月底師傅上門安裝時,沒任何問題。豈料當晚,他拉開餐桌擬開展使用,桌面玻璃竟一拉即碎裂。玻璃碎片散滿一地,鄧走避不及,被碎片割損手腳,經敷治後幸無大礙。

廚櫃門碎裂割傷大腿

鄧先生其後仔細檢查餐桌,發現開合鉸位有銹迹,立即向名將作投訴。翌日,名將作派師傅上門檢查,卻向鄧索價2,900元向意大利訂購新玻璃,他認為不合理,質疑道:「用萬幾蚊買張餐檯,未用過就碎晒,點解質料咁兒戲?」
另一苦主鄭先生去年底以59,600元向德國寶訂做一組廚櫃,櫃門設計向上打開,門中鑲嵌玻璃。使用半年後,有一天他打開櫃門時,其中一道櫃門的玻璃整塊鬆脫墮下,撞向流理檯粉碎,碎片更割傷他的右大腿,血流如注。家人隨即召救護車將他送入急症室,傷口縫了兩針。
鄭先生說,德國寶事後派員上門視察,了解出事原因,惟離去後一直沒有跟進。他氣憤地說:「怕其他櫃門玻璃都隨時會跌,唔敢再開!」他現以膠紙黏住玻璃和櫃門,恐防再發生意外。
本報轉介個案後,名將作回覆鄧先生可免費轉換其他款式的餐檯;德國寶則為鄭先生更換已損毀的櫃門,但指其他櫃門沒有潛在危險。不過,兩間公司均沒有回應產品發生意外的原因。
香港知專設計學院產品及室內設計高級講師陳玉鏢指,選購傢俬時應以來源地、生產商、材料及設計作為考慮因素。產品如在保養期內並由生產商安裝,則生產商對意外責無旁貸。他建議顧客可向生產商索取書面的保養證明,必要時循法律途徑追討責任。
陳玉鏢提醒,傢俬一般使用強化玻璃,比普通玻璃強韌,爆裂時碎片會呈粒狀,減低用家受傷的程度,但不代表玻璃不會破裂。要是玻璃有鬆脫的危險,不應自行維修,以免破壞產品設計造成人為損壞,生產商未必承保。
消委會則建議選購含有玻璃設計的傢俬時,應先了解玻璃厚度,受熱、受重及受撞擊的程度和注意開關等,適當使用產品,避免意外。檔案編號:0523059、0525076

社會服務
◆匿名投訴恕不處理。一經投訴,本報保留刊登權利
◆報料熱線:29290000
◆社會服務熱線:29908288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29908688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傳真:37112468
◆網址: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