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股經歷「五窮月」後,6月不但未有陷入「絕境」,恒指更反彈近3%。不過,大市看似風光,其實內裏滄桑!本月至今19個交易日中,恒指10升9跌,但創52周新低的股份數目,竟是創52周新高的四倍,反映股份普遍仍然向下,大戶「托沽」(托指數沽貨)手影表露無遺。
創新低創新高比例4:1
彭博資料顯示,6月共有319隻股份曾創52周新低,佔整體港股近20%;相反,突破52周高位的股份只有63隻,兩者差距達四倍。單睇藍籌,本月曾創一年新高的只有兩隻,均為內房股,就是中國海外(688)及華潤置地(1109)。至於創新低的就有7隻,包括神華(1088)、中煤(1898)、華創(291)、聯通(762)、煤氣(003)、國壽(2628)及中鋁(2600)。單計昨日,創新高的股份只有7隻,而創新低的股份就有44隻。
股份升跌比例方面,本月個股「跌多升少」的情況佔53%,在19個交易日中,有10日下跌股份較上升為多。值得留意,過去一周情況有惡化迹象,其中四日個股下跌比例逾五成。本周二更出現指數與股份走勢背馳現象,當日恒指漲84點,但下跌股份卻佔大市的55%,情況罕見。
大手藉掃高重磅股「托沽」的情況明顯,「大笨象」滙控(005)本月累升11.7%,為表現第二佳藍籌,僅次於中海外;同期,中移動(941)亦漲6.7%,兩股均遠勝恒指同期2.9%的升幅。
滙控升11% 「托沽」明顯
此外,過去七個交易日,港股沽空比率均達雙位數,最高為本周二,高達12.5%,反映「空軍」未有撤退迹象。本月而言,沽空比率持續高於8%,當中12日更逾10%,成為後市另一隱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