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指揮家、鋼琴家DavidBarenboim最近接受傳媒訪問,談到去年在巴勒斯坦自治區GazaCity的一次演奏。那次演奏會Barenboim本想帶他的West-EasternDivanOrchestra(由巴勒斯坦及猶太樂師合組的樂團)演出,但以色列政府堅決不准,最終他只能從柏林愛樂樂團及維也納愛樂樂團臨時拉伕找樂手演出。
演奏會總算順利舉行,完場後有一位男士走到Barenboim身邊,對他千多萬謝,緊握他的手不放。Barenboim是大師級指揮家,遇上熱情樂迷本來不奇怪,但這位男士還是有點過了頭,Barenboim便問他為何如此歡喜。男士說:「還以為世界已把我們遺忘!我們得到物資援助,也很感謝各國的捐獻。但直到你和你的樂團來了,為大家演奏,我們才切實感到自己不是行屍走肉,是有血有肉的人。」
Barenboim的這個經歷一點也不奇怪,也不讓人意外,因為不管是約旦河西岸、加沙市或其他巴勒斯坦人自治區城鎮其實都是被以色列軍警、團團圍困的孤島,是高牆包圍下的牢籠。巴勒斯坦人固然要經過重重安檢才能進出自治區到以色列人的城市工作、做買賣、出外旅遊;外國人同樣必須得到以色列政府的批准及嚴密檢查才能進入巴勒斯坦自治區。換言之,除了必要維生的物資供資外,其他東西不管是文化活動、學術交流、藝術表演都嚴格受控,不可能自由進行。即使像Barenboim這樣大名鼎鼎的猶太裔音樂家也受到種種刁難,也只能拉雜成軍才能到加沙演出。可以想像,加沙等巴勒斯坦自治區內的市鎮絕大部份時間都像文化荒漠那樣,了無生氣、了無藝術、文化活動的滋潤。
遺憾的是,這位男士跟加沙居民的處境短期內不會有絲毫改善。儘管中東地區近一、兩年發生了翻天巨變,埃及、利比亞、也門、摩洛哥、伊拉克、阿富汗先後邁出民主步伐,打破了當權者的高牆。但困住巴勒斯坦人的高牆秋毫無損,動也不動。強硬見稱的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還掌握了國會大多數議席,誰也不可能叫他讓步。他一旦發作起來,只怕Barenboim想再帶樂團到加沙也不可能。
盧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