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環球經濟增長放緩,各個新興國家出招保增長,當中包括增加信貸刺激內需。金磚四國之一的巴西不良貸款增加,5月遲繳逾90日以上的壞賬率達6%,創歷史新高,令人質疑當地信貸增長不能維持,而且分分鐘要由國家承擔壞賬風險,新興市場的經濟可能「有排衰」。
巴西央行公佈,當地5月遲繳逾90日以上的貸款達6%,為自2000年有紀錄以來最高。消費者違約率亦高達8%,創30個月新高,而4月經修訂後亦達7.8%;企業借貸違約率則維持4.1%,較2月時的4.12%稍為下跌,不過仍然是自2001年來的高位。
貸款壞賬率12年新高
巴西政府為提振當地經濟,早前提出刺激借貸計劃,包括鼓勵購買汽車、房屋等優惠。不過,有分析質疑,政府的有關計劃是否成了壞賬創新高的罪魁禍首。雖然現時當地政府由去年8月起連續減息7次,息率降至歷史低位的8.5厘,但貸款申請人借貸可能只為現有的債務再融資,未必會增加開支。更令巴西政府「頭」的,是當地失業率現正處於歷史低位,若經濟突然轉差,失業率上升,壞賬率可能會再增。
另一方面,有經濟師擔心,政府施壓要求銀行多作借貸,銀行可能會將還款能力較弱的顧客轉介至國有銀行,此舉變相由納稅人補助銀行。分析指,雖未有證據顯示此情況正在發生,但當地國有銀行的借貸的確持續增加,而當地信貸需求卻較過去幾年減少。
BIS憂債務高企有危機
CapitalEconomics經濟師NeilShearing指,就業率高企,家庭財政應該穩健,偏偏壞賬率增加,對巴西政府來說是一個警號。他認為,數據反映信貸增長未必能維持,若政府正在計劃刺激經濟措施,應有由政府及私人機構支持的大型投資計劃,並需設時限,而非靠增加公共開支或催谷信貸泡沫。
國際清算銀行(BIS)日前亦發表報告指,近期巴西及其他新興市場的信貸增加,遠超當地的經濟增長,債務高企將成為一個問題。而信貸增長亦會影響銀行的表現。不過,巴西央行經濟研究部門主管TulioMaciel仍堅稱,BIS的報告未完全反映巴西的信貸情況,認為國內的低息環境,加上薪酬增加及失業率低,壞賬率將會在年底下跌,並強調信貸增長並沒有危機。
巴西經濟數據轉差
‧5月遲繳逾90日以上壞賬率達6%,創有紀錄以來最高
‧2010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7.5%,去年增長2.7%,預期今年僅增長2%
‧3月零售銷售按年增12.5%,4月按年僅增6%
‧貨幣雷亞爾今年以來貶值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