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製藥鯨吞母業務作價90億 貴絕同業

中國製藥鯨吞母業務
作價90億 貴絕同業

【本報訊】市值僅29億元的中國製藥(1093),以作價89.8億元向大股東MGL收購成藥產銷業務,作價達公司市值3倍,實行蛇吞象。不過,世上並沒有免費午餐,以收購目標2011年盈利約3.14億人民幣計算,市盈率達23.4倍,同時目標公司資產淨值只有約11億港元,看來蛇吞象的代價是形成大額商譽等候撇賬。 記者:陳新政

高價收購看來不受市場歡迎,中國製藥昨復牌後股價跌7.3%至1.9元集團今次收購項目總對價為89.8億元,其中22.72億元以發行代價股支付,發行價為1.9元,佔已擴大股本約20.45%,另外67.08億則發行零利息的可換股債券,換股價2.15元。

復牌後股價跌7%

是次收購項目主要從事生產及銷售醫藥化學品、開發醫療技術及投資及管理醫藥項目,當中還包括石藥集團歐意、石藥集團恩必普及石藥集團新諾威等三間醫藥公司。其中石藥集團歐意製造超過200種藥品,包括「阿奇霉素膠囊」、「阿侖膦酸鈉片」及「馬來酸左旋氨氯地平片」等。石藥集團恩必普則從事研究及製造有關中樞神經系統藥物,而石藥集團新諾威則主要產品為咖啡因。賣方保證其資產淨值不少於9.5億元。
中國製藥收購目標公司當中,包括石藥集團恩必普。中國製藥曾於2009年以資產交換形式,將恩必普出售予大股東,對價1.25億港元,其後恩必普於2010年及2011年分別錄得淨溢利1399萬人民幣及1.06億人民幣。而恩必普盈利大升後,目前才獲中國製藥購回。
中國製藥指出,集團以往主要銷售維生素C及抗生素藥等中間體及原料藥,佔去年整體收入達65.58%,但由於中國市場產能過剩,令上述兩種產品的銷售價格不斷下跌,影響邊際利潤。

助加快成藥業發展

中國製藥認為,在中國醫藥業持續改革下,成藥產品在過去10年增長穩定,收購後能加快公司在成藥市場的發展,減輕對中間體和原料藥貢獻之倚賴,提升產品組合及提供增長動力,擴大盈利基礎並減低財務波動的影響。

中國製藥收購項目涉及主要業務

公司:石藥集團恩必普
主要業務:研究及製造有關中樞神經系統藥物,重點產品有治療腦血管的「丁苯酞軟膠囊」

公司:石藥集團歐意
主要業務:四條生產線製造超過200種藥物,包括「阿奇霉素膠囊」及「阿侖膦酸納片」等認可藥品

公司:石藥集團新諾威
主要業務:其中一項主要產品為咖啡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