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政協掌律政司 紅色背景惹憂慮袁國強沒承諾不提釋法

辭政協掌律政司 紅色背景惹憂慮
袁國強沒承諾不提釋法

【本報訊】袁國強出任大律師公會主席時,被中共統戰委任為廣東省政協,在法律界惹起軒然大波,擔心影響公會中立性。他昨以候任律政司司長身份見傳媒,主動表明已辭任政協,但仍令人憂慮律政司「偏紅」難以捍衞香港司法獨立。對於港人最忌諱的人大釋法問題,他未有承諾任內不提釋法。大律師公會前主席梁家傑擔心袁「留有一手」,暗示認同釋法是解決問題的途徑。記者:陳雪玲、林俊謙

現年48歲的袁國強執業15年,03年成為資深大律師,他過去雖出任不少公職,但作風低調,最為人爭議的是2008年出任大律師公會主席時,竟接受邀請擔任廣東省政協。

死撐任政協無負面影響

他昨在發言時刻意提及此事,主動稱已辭去政協職務,但仍死撐「我過往政協嘅工作唔會對履行律政司職務有任何負面影響」。
袁國強「偏紅」背景,令人擔心在關鍵時刻不能「企硬」捍衞本港司法獨立。昨被問到任內會否提請人大釋法時,他說:「我個人睇法,任內有關香港法律問題,可以喺香港自身法律或司法系統處理,會盡量將問題喺本地系統處理,釋法係最後一個……如果冇其他方法,冇可能喺香港內部處理先可以用。」對於《基本法》23條立法,他說沒有收過任何「政治任務」,23條不在他工作計劃的項目中。
前大律師公會主席、公民黨梁家傑直言對於袁國強出任律政司司長感憂慮。梁說,袁國強在任大律師公會主席期間出任廣東省政協,當時十名前大律師公會主席聯署要求他在主席與政協之間二選其一,原因正是他身兼政協會帶來負面印象。「如果佢真係認為冇負面影響,咁又使乜辭職呢,佢大可企硬做政協!」

梁家傑恐袁「留有一手」

梁又質疑,袁國強並非說避免或不會釋法,其說法反而似是認為釋法可作為解決問題的手段,擔心對方是「留有一手」。
同樣曾出任大律師公會主席的湯家驊稱,袁國強是否有捍衞本港法治的腰骨,待「聽其言、觀其行」再評論。他希望袁上任後可捍衞本港法治,不要如黃仁龍般「成日唔出聲」,只顧推行禁毒,在政改起錨騷才現身。
湯家驊又透露,袁鍾情抽煙。另外,大律師公會發聲明歡迎袁國強任律政司司長。

候任官員簡介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
曾俊華「冧莊」任財政司司長,但其理財哲學備受質疑,最具爭議的是由拒派錢到人人派6,000元,他昨對此污點輕輕帶過。有傳他留任是「捱義氣」,未必做足五年,但他笑言簽署的合同是五年期,更向傳媒下戰書,說打一場劍擊就可測試其身體狀況。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
將掌管房屋政策的張炳良出任多項公職,如行政會議成員及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主席。他雖熟悉房屋事務,但其身邊友人指,張炳良一向走溫和路線,也無任何與地產商打交道的「往績」,而且作風保守,擔心不能抗衡地產霸權。

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
曾德成原位留任,但他過去五年無甚功績,反而2009年主責香港申辦東亞運嚴重超支,被立會批評「難辭其咎」。曾德成參與過1967年暴動,早年在中學派發共產主義傳單被捕入獄,被質疑是地下共產黨員,但他昨日斷言否認。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
一度盛傳升任政務司副司長的張建宗,因中央要留位予何志平,最終升呢無望。張與勞工界關係尤其密切,故商界中人對張一直有微言,認為他偏幫勞工界。不過張建宗原承諾本月底前發表標準工時研究報告,但至今未有聲氣,因而觸怒部份工會人士。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
陳家強加入政府前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院長,但加入政府後,卻換來「儍強」的稱號,表現如何,相信有目共睹。早前立法會發表雷曼事件報告,更點名批評他未及時主動令兩個監管機構檢討規管安排,表現不達水平,令人失望。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
民建聯出身的蘇錦樑08年加入政府時,出任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副局長。蘇錦樑上任時已涉國籍風波,後來又有「show卡片」申請菲傭續期事件,出任局長後被批能力不足,推《競爭法》要兩度「剝牙」才通過,日前又要收回爭議極大的版權修訂條例。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譚志源
政務官出身的譚志源,08年加入問責制團隊出任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副局長,至去年9月出掌局長職務。03年時任財政司司長梁錦松偷步買車,當時作為梁的新聞秘書,譚被指沒提醒上司;近期特首曾蔭權被批外訪豪住總統套房,身為前特首辦主任的他亦難辭其咎。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鄧國威
鄧國威現任勞工及福利局常任秘書長,勞工界人士形容,鄧為人低調,開會時「好難撬得開佢把金口」。遇到難題,他更會以上司張建宗作擋箭牌,「唔好問我,問我老細」。有公務員擔心鄧上場後會做「鵪鶉」局長,不願為同事發聲。

教育局局長:吳克儉
吳克儉在教育界的地位未被認同,02年他獲當時的教統局局長李國章邀請出任教院校董會成員,07年1月教院因當時校長莫禮時不獲續約引來公憤,他發表支持羅范椒芬的言論,被稱傀儡。他因迴避李旺陽枉死及六四事件的提問,遭教育界批評「冇良心」。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
骨科專科醫生高永文,03年沙士期間任署理醫管局行政總裁,惟當時該局對疫情反應慢,立會沙士報告點名批評其表現「未能完全符合當時的要求」。高早前拒答六四,又不敢評論李旺陽,令人質疑他親中。他昨又指梁振英提出明年停收內地孕婦的方向正確。

保安局局長:黎棟國
黎棟國1973年底投身入境處,後升至處長一職,2009年獲委任為保安局副局長,任內最廣為人知是2010年馬尼拉人質事件,黎在事發當晚趕赴當地協助。黎昨強調,基本法23條立法是香港特區憲制責任,不肯承諾任內不處理有關問題。

發展局局長:麥齊光
在政府工作近40年的麥齊光曾任發展局常任秘書長,去年退休,即獲林鄭月娥招攬以顧問形式監督香港在四川的援建工程。麥齊光一直與林太合作無間,曾獲林太盛讚有領導才能,但有公務員質疑麥身為退休公務員,能否為政府帶來新思維。

環境局局長:黃錦星
建築師出身的黃錦星,一直參與環保建築設計等工作,與本地各環保團體有一定淵源。他昨被問及在從未有從政經驗下,不久即要面對電費周年檢討,他指有一整個專業團隊跟進兩電,他會迎難而上。上任後能否通過首個考驗,尚待觀望。

廉政專員:白韞六
白韞六任入境處長時,拒絕國殤之柱創作人高志活、民運領袖王丹等人入境,日前又不避嫌與正被投訴選舉時作虛假陳述的候任特首梁振英,商討新政府政策。人權監察擔心廉署在其掌管下,只會配合政府及中央的政治利益和需要行動,淪為政治工具。

警務處處長:曾偉雄
曾偉雄去年1月升任警務處處長,至今警方拘捕示威者人數超過450人,較97年回歸至其上任前的總和更多;多次以武力清場,卻反稱「維護法紀要道歉是天方夜譚」;去年有少女塗鴉「誰在害怕艾未未」圖案,他更出動西九龍重案組助查,被轟製造白色恐怖。

特首辦主任:邱騰華
將調任特首辦主任的環境局局長邱騰華,過去五年表現被批評為「紙上談兵」,唯一令人較深印象只有推行膠袋收費政策。不過,邱調任替特首「擋箭」的特首辦主任,相信可繼續發揮其「答非所問」及「帶人遊花園」的專長。

七一為乜上街?請到蘋果日報facebookfanpage投票吧:
http://www.facebook.com/questions/10151071597587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