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4學制 一條龍學校 母語教學 副學士課程教改靠害 難為新生代

334學制 一條龍學校 母語教學 副學士課程
教改靠害 難為新生代

《回歸15年之變了的教育》
【本報訊】母語教學、一條龍學校、334學制、中學文憑試、副學士課程……。回歸15年來,由前教統局局長羅范椒芬力推的教育改革浪接浪,教師、校長叫苦,家長及學生也深受其害。中產家長趙明有三名子女,今年依次大學畢業、中七畢業和升中一,歷盡每一浪教改浩劫,他得出的結論是,教改,朝令夕改。
記者:倪清江 歐陽子瑩

教改其中一項是促進家、校合作,在中學從事文職工作的趙明,便是因此而冒出來,出任東區家長教師會聯會要職逾10年,現為該會主席。長女Angel在私立樹仁大學完成輔導心理學學士課程,時光倒流到98/99學年,當時中學母語教學政策開始實施,Angel是新政策下第四批升中生,入讀「中中」寶血女子中學;趙明推崇母語教學,「學習較易理解,佢係得着者,好順利完成七年中學。」

趙明(左二)一家五口多年來不時接受訪問,評論學習壓力。

母語教學 講就無敵

不過,升讀大學,問題隨之而來。趙明說,Angel入讀樹大首年,要以英語上堂,感到吃力,「啲(英文)名詞人哋一早識,佢要重新學過,要付出多啲時間去做英文練習。到呢兩年都幾好,可以見得人。」母語教學備受批評,趙明認為是當局配套不足,「學生學習能力係高咗,但轉英文學習就弱咗;早期政府支援學校,講就天下無敵,但實際就不足。」
首任特首董建華在00年提出要提高接受專上教育比率,結果製造副學士泡沫。Angel於08年也有報讀副學士課程,但最後寧願選擇入讀當時仍未升格大學的樹仁學院。趙明直言:「我喺學校做嘢,睇到副學士嘅出路,好多人嘥錢,兜兜轉轉出路都未如理想。」
次子Joshua是最後一屆舊高中學生,正等待今日末代高考放榜。00年公佈的教改報告書,改行334學制,當局最初傾向08/09學年落實,但因學界要求較多時間準備,押後至09/10學年開始。08年升中四的Joshua,原本是首屆新制學生,卻變成末代會考、末代高考的考生。
趙明說,新高中課程比舊課程更多,「讀嘅少、背誦又少」,因此他期許Joshua可受惠,寧願做白老鼠,也不希望他做末代考生,「因為政府『出彈弓』,個仔要面對好多問題,例如唔會再有一次(三年制大學)聯招,若要補考高考,有乜用?」

羅范椒芬與李國章06年推行連番教改,曾激起逾萬教師示威。

教育改革 朝令夕改

此外,教改鼓勵學校結成一條龍,讓小學部學生直升中一,免除考試壓力。當時筲箕灣英中聖馬可中學,與原名聖巴西流小學的聖馬可小學,於05/06學年結龍,但僅半年即宣佈脫龍。趙明幼女Christi在該年入讀聖馬可小學的話,仍然可以選擇「接龍」,今年直升中學部;但趙明當時決定放棄,轉向心儀的名校中華基督教會基灣小學叩門,並獲取錄。
他解釋,脫龍令家長無退路,學校亦難以吸引家長報讀,學習風氣會轉差,因此不可留,而脫龍後該校每年僅招得一班小一。趙明至今仍未消氣,「呢個係原則問題,辦學團體同學校,唔應該搵家長、學生笨。」至於Christi現於基灣小學讀小六,中一統一派位首選英中,正待下月初放榜。
教育政策一時一樣,學校也可隨時改動,趙明批評,「教改朝令夕改。本來實牙實齒,換一個局長就『微調』;就好似母語教學政策,換局長就變,冇長遠規劃,係其中敗筆。」

七一為乜上街?請到蘋果日報facebookfanpage投票吧:
http://www.facebook.com/questions/10151071597587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