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着先機長期粉絲早投資人幣

早着先機
長期粉絲早投資人幣

一直是人民幣擁躉的科大經濟系主任雷鼎鳴,05年已開始投資人民幣定期存款,剛開始時更在銀行設定每日自動兌換2萬元人民幣,至今已有七位數字人民幣存款。他坦言,「當港紙相對人民幣猛咁貶值,揸港紙即係蝕本」,反而「人民幣大趨勢仍然係上」。
他表示,「05年義無反顧咁買人民幣」,全因當時人民幣從「好多個角度睇係被低估」;更重要是「人民幣係逐步升,所以唔驚買得慢咗」,05至08年人民幣每年升值逾6%,所以「人仔係一個低風險加中低回報嘅投資」。
不過,隨着人民幣與合理水平的差距收窄,人民幣升值速度放慢。他直言,人民幣「呢一兩年未有咁好食」,加上目前金融市場風高浪急,所以現時「唔敢瞓身(投資人民幣)」。
縱橫投資界30年的東驥基金管理董事總經理龐寶林,同樣是本港早期的人民幣粉絲,至今四分之一身家都是人仔。第一次兌換人民幣要追溯到92年,當時儲人仔主因看中內地房地產,「嗰時喺深圳南沙買樓好平,落定只需一千蚊人仔,好多個單位幾年內轉手都賺成10倍」。

七一為乜上街?請到蘋果日報facebookfanpage投票吧:
http://www.facebook.com/questions/10151071597587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