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士德交易 - 曾志豪

浮士德交易 - 曾志豪

《明報》刊登了一個全版的告示,寫着「不問唐梁.只問真相」,下面配了兩個頭版故事,分別是揭發唐宮僭建,以及踢爆梁振英僭建的獨家故事。
換作平時,有傳媒能獨家連環踢爆兩個重要政治人物的醜聞,肯定要登慶賀廣告,表揚同事的辛勞,更要讚花香,甚麼「獨家爆料,愈爆愈強」諸如此類。
很可惜,從廣告看不到喜悅,只看見該報的焦慮和擔憂。
你說這是一個「慶功啟事」,倒不如說是「澄清聲明」。
「不問唐梁」明顯回應外界對自己「通水俾CY拆僭建」的指控,唯有急急澄清。究竟有無通水?《明報》正和《信報》筆戰,真相早晚出現,我反而想說,為甚麼《明報》會捲入這個僭建漩渦?或許,這就是傳媒和權力走得太接近的後果。
傳媒需要和社會人物打交道,但走得太近,形影不離,休戚與共,水洗不清。
英國傳媒大亨梅鐸早前便被指與英國政府走得太近,和首相卡梅倫有秘密協議,政府照顧梅鐸的利益,包括提供新聞集團要收購天空電視台的政府內部資料;傳媒則為政府行為開綠燈背書。
這種傳媒和政權之間的交易,被稱為「浮士德交易」,出賣靈魂。傳媒和政權走得太近,即使行為清白,也無法令人相信,從此將活在放大鏡下遭猜疑:何以上次你一個主稿配三個特稿,今次只配一個?係咪大細超?何以上次講a就幅圖放咁大,講b就放咁細?
《明報》選舉過後被揶揄為「梁報」,「新特區憲報」;為證清白,這幾天報紙加大批評力度,甚至提出「CY未搞掂僭建便請勿上任」的觀點。只能說,好歹該報還是珍惜羽毛,愛護自己的名聲;否則像某特區憲報的話事人所說﹕「支持政府有咩問題?你好想搞冧政府咩?」問你死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