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協被轟歧視中小行

房協被轟歧視中小行

【本報訊】房協被指歧視中小型地產代理,導火線是房協的深水埗喜雅只委託六間主要大行負責銷售,「賣剩蔗」才畀細行做。有立法會議員對事件表示關注,直斥房協作為半官方機構,做法不公,並帶有歧視成份,有違公平競爭法原則。

喜雅只委託六大行銷售

房協則向本報解釋,不找細行做的原因,是因為全港多達2000至3000間中小型代理行,根據一手樓銷售條例,房協豈不是要向全港細行逐間簽委託信,行政及管理上未必能處理。但房協卻被轟作為半官方機構,竟助長大行壟斷局面,並剝削市民選擇代理權利,希望房協稍後推出的新盤,市民可以選擇自己的代理,房協稱會研究。
立法會議員梁美芬直斥房協「懶、貪方便、唔想做」,只是怕麻煩不做,做法亦有歧視性,稍後會去信房協,要求房協在公平原則下賣樓。
近期樓市二手交投死寂,各大代理行都是靠一手吊命,房協稍後在深水埗仍有四個新盤推出,涉近千伙,細行為增取自身利益,積壓多年的怨氣一次過「爆出來」,昨向房協作大控訴。
代表全港逾800間中小型地產代理行的地產代理聯會主席敦德亮,認為「大家都有交牌費」,應無大細行之分,房協的做法是扼殺中小代理生存空間,助長大行壟斷局面。
有會員更直斥房協狗眼看人低,「睇唔起細行」。喜雅賣剩最後五個最貴單位,因為大行做不來,「冇人買,我哋先有得做」,房協做法認真老土。該會更揚言,若房協無動於衷,會發起遊行以示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