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15年後人民幣與港元地位互換,從滙價轉變可見一斑。97年7月1日時,100港元可兌107.03元人民幣;當時港人到內地消費,一直有高人一等的待遇,因為用港元付款基本上變相有九折優惠。15年後,人民幣兌港元已升值逾23%,滙價更早已在港元之上。
在04年前,港元滙價一直在人民幣之上,故事由05年7月發生重大轉變。當時中央宣佈人民幣滙率與美元脫鈎,改為參考一籃子貨幣,滙率改為1美元兌8.11元人民幣,人民幣一夜之間升值2%,人民幣升值神話正式開始。
至07年1月11日,人民幣終於在滙市升破7.8元人民幣兌1美元的關口,之後升勢持續,較港元滙價還要強,最終港元兌人民幣跌穿1兌1,人民幣滙價創出回歸後新高。港人在內地消費荷包又再縮水,當時深圳有食肆、超市及娛樂場所貼出100港元兌90元人民幣的告示,深圳的士幾乎全部拒收港元,但卻以港元找續,甚有散貨意味。
雖然人民幣滙價今年初至今跌逾1%,惟依然高於港元,並反過來有八折,這亦是其中一個令內地人在港消費力提高的原因。
七一為乜上街?請到蘋果日報facebookfanpage投票吧:
http://www.facebook.com/questions/10151071597587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