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正在一體化,近年香港各大學亦積極國際化,吸引海外學生來港學習。二次大戰後,已有不少東南亞學生,遠道而來,就讀香港大學,他們不少選擇醫科。
香港和星馬有相似的醫療制度,疾病的種類也很接近,一直有不少交流。香港、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三地的醫學專科學院近年更定期舉行聯合醫學會議,分享經驗,互相學習。
多年前,我有機會訪問吉隆坡的醫學院,協助他們的專科考試,擔任主考。忙中偷閒,我到城中一間著名飯店,品嚐馳名的海南雞飯。有機會與店主李先生閒談,無意中發現他的父親李醫生,是五十年代香港大學的醫科生,來自馬六甲附近的一個小鎮麻坡。李醫生畢業後,本來希望留港受訓,有志成為一位外科醫生。戰後馬來西亞的醫生非常短缺,醫療服務極之不足,李醫生毅然決定回到家鄉麻坡,開設診所,服務當地居民。李太太是港大文科畢業生,兩人念大學時認識,跟隨李醫生,嫁到南洋;好一段異國情緣,文醫相連。
兩個月前,我重訪吉隆坡,專程到平靜的麻坡探望李醫生,並順道到著名的馬六甲一遊。李醫生的診所,位處麻坡巿中心大街;地方潔淨簡樸,藥架上保留一批古老藥瓶,與另一邊包裝精美的現代藥物,相映成趣。這強烈的對照,見證着數十年醫學的發展和進步。李醫生年近八十,已是半退休。他每天仍書不離手,好學不倦,熱切追求醫學新知,與時並進,是年輕醫生的好模範。李醫生非常健談,與我分享他用iPad上網尋找資料的經驗。我亦與他分享一些新Apps,並助他用iPad的VPN聯上港大圖書館的電子資料庫。麻坡之行,獲益良多。
早年有不少來自星馬的醫科生,畢業後選擇留港發展。他們不少成為香港醫學界的中流砥柱,在不同的崗位,同心貢獻香港。
養和醫院副院長 梁憲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