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多花少 - 邁克

蜂多花少 - 邁克

遊肯辛頓公園那天可能因為剛剛下完雨,小動物趁天晴跑出來曬太陽,視萬物之靈若無睹的松鼠通處都是,起初我還貪得意停下來拍照留念,後來實在太多,真的應了俗語慣見亦尋常,相敬如賓各行各路,誰也不覺得誰有被注視的價值。第二晚約了兩個老倫敦去馬來餐館晚飯,杯盤狼藉之際他們不知怎的提到深夜常在街上碰見狐狸,你一言我一語繪影繪聲,大有誤闖《聊齋誌異》篇幅之勢。乍聽以為開玩笑,又或者是新近流行的潮語,欺負外地人唔知頭唔知尾,正想興師問罪,不料其中一位從背袋取出膠盒,說要把剩下的菜腳帶回去放在屋外餵狐狸,這才明白並非搵我笨。堂堂一線大城市,哪裏鑽出這許多不怕遭貴婦剝皮的野生動物,太匪夷所思了,就像香港報紙時不時出現的蟒蛇遊走鬧市新聞,要不是有圖為證,大概沒有人相信。
忽然省悟,倫敦其實就是許多小村莊組成的,舉辦世博也好承包奧運也好,基因原則上不會變種。就算藝文氣息濃郁成衣店林立的旺區如高文花園,亦保留了Neal'sYard這樣中古世紀風味的小天地,露天食肆供趕集的農夫村姑歇腳調情,因維珍妮亞吳爾芙聞名於世的布倫斯柏里更土,遊客掛住尋幽訪勝分分鐘踩中牛屎馬屎。抵埗當天翻開晚報,第三版便赫然登了一篇市區養蜂為患的報導,潮人爭先恐後在天台或後園設立蜂巢,單單皇家節日廳一帶就有一百五十六合法登記用戶,蜜蜂嗡嗡嗡飛出去尋找製造蜜糖的泉源,原本一方公里飼料只夠五窩蜂,於是陷入蜂多花少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