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增長轉弱,曾經令一些投資者開始對「中國增長故事」的信心有所動搖。但從今年以來中國政府頻頻「放水」的舉動,顯示出當局對延續這個「故事」的決心相當堅定。
歐債危機短期難望解決,而美國經濟復蘇亦舉步維艱,拖累中國外貿增速下滑。中國不得不面對現實,將今年的經濟增長目標定為7.5%,為八年來首次放棄「保八」。
這0.5%的差別本身就是一個問號。過去八年中國雖然提出「保八」任務,但每年實際的經濟增速都遠高於8%,今年目標定為7.5%,最終會如預期取得7.5%,還是可以一如過往般優於預期?
人行6月初更落重藥,宣佈三年半以來的首次減息,減幅0.25厘;並同時將存款利率浮動區間上限由1倍上調至1.1倍,把貸款利率浮動區間下限由0.9倍降至0.8倍。
息差收窄損內銀盈利
人行上調存款利率浮動區間,但下調貸款利率浮動區間,變相不對稱減息,意味存款利率可再向上調,貸款利率可再向下調,有利降低企業利息負擔,刺激貸款需求。
今年首季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年率化增長達8.1%,中國經濟「硬着陸」機會不大。反而中國企業股票的估值下跌為投資者帶來趁低吸納的機會。
減息對不同板塊的股份影響不一,獨立發電商、工業、證券商、消費品和房地產等企業將會較受惠;對資訊科技及保險業的影響中性。至於銀行股,因減息令息差收窄,或會影響盈利,故整體有輕微負面影響。
個別銀行由於本身市場定位及貸款結構,在利率市場化下反而更為有利。例如以二、三線及農村為主要市場的銀行,在爭取存款方面,面對的競爭會較低。至於一些以中小型企業貸款為主的銀行,在減息後可繼續維持較高的貸款比率,有助穩定息差。
中國今年保增長的決心堅定,中國開始減息,宣告貨幣政策轉向寬鬆,預期未來「放水」行動陸續有來,另外,料會啟動重大項目建設,支持節能家電消費的財政補貼亦陸續下放,通過刺激內需帶動經濟。
歐美經濟仍然一片渾沌,中國已擺脫蹣跚腳步,實現持續經濟增長,令中國的「增長故事」將繼續譜寫下去。
BLACKROCK貝萊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