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財富不均礙經濟

林毅夫:財富不均礙經濟

【本報訊】美國總統尼克遜訪華40年以來,中美雙向協議投資總規模已接近1700億美元,貿易額達4466億美元,比兩國建交之初增長了近180倍。
而於昨日的「第二屆中美城市經濟合作和投資會議」上,來自21個中國城市和20個美國城市的85家企業在會上簽署42個投資項目,涉及製造業、節能環保、電子信息、化工製藥等21個行業,簽約金額達34億美元。

中美齊拓能源環保

財政部部長謝旭人表示,中美城市在發展階段上存在很強的互補性;希望雙方在能源環保、生物醫藥和基礎設施建設等多個領域拓寬合作;能把機會轉化成實實在在的成果。
中美經貿往來緊密,而中國與美國的經濟規模差距亦日益收窄。剛卸下世界銀行副總裁職務的中國經濟學家林毅夫預期,中國經濟到2030年,人均收入達到美國的50%,經濟總體規模將是美國的兩倍,並將佔全球經濟規模的25%,世界前500大企業中,來自中國的將有100至150家。他解釋中國政府公共負債比重約40%,在世界算是低水平,而且民間還有很多資金累積可以啟動投資。但他認為阻礙中國經濟發展的不利因素,是財富分配不均。原因很大程度是中國體制性改革沒到位,包括金融、自然資源稅費等領域上,與要素價格(FactorPrice)不到位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