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愛飲食的醫生最常被問的問題是如何食得健康,答案有老實也有不大老實。
有緣被邀作飲食天王頒獎典禮2012頒獎嘉賓,更有幸與靚仔廚神JackyYu合作。頒獎過程中,健康飲食問題理所當然地出現,有限於鏡頭時間寶貴,答案必要精簡。故便簡單地說了十二字:「不多不少不鹹不淡不濃不膩。」且讓我說說其中老實和不大老實之處。
不多不少:「不多」這概念最老實不過,過多食物等於過多熱量;過剩熱量等於過份脂肪;而過份脂肪就會引致過早死亡。二次世界大戰後西方國家經濟起飛,糧食過剩,改變了飲食習慣。例如美國,從星巴克咖啡到牛排都巨大無比,因此美國有百分之三十六成人和百分之十七兒童均被定為癡肥(見註)。要健康便要「不多」,但為甚麼要「不少」?食得太少當然便自然會餓,餓的時候身體便會作出連串生理和心理改變,例如血糖下降可引致幾種荷爾蒙(Leptin,Ghrelin)加劇影響腦部Hypothalamus而激增食慾,再次見到食物時便會吃得太多。以上是實話,但醫生最不老實就是未能身體力行,遇上美食猶如遇上美女,丁點兒抗力也沒有。
不鹹不淡:鹹來自鹽,而鹽就是氯化鈉,不鹹不淡就是不多不少的鹽,身體血清定必要保持穩定鈉水平,過高或過低的鈉都令身體不能正常運作。腎臟是擔起這重責的主要器官,食得太鹹太淡便苦了我們的腎。這方面醫生很老實,因為美食必定是鹹淡適中,惟需留意是鹹淡定義隨文化環境而改變,我們中國人的適中對某些民族可能已是太鹹或太淡。
不濃不膩:濃代表高蛋白質而膩當然便代表過多脂肪,蛋白質本是好的,過剩蛋白質會被分析成胺基酸(AminoAcid),然後最終被分解成為UricAcid(尿酸)。當尿酸水平越位便有可能在關節內形成結晶體而引起發炎,這便是中年人最怕的痛風症。脂肪過多的壞處太多便不用細說,單是糖尿、中風、心臟病已佔全球死因五分一。對於濃膩醫生就選擇性不老實,對着濃膩的巨無霸漢堡就輕易說不,但對着那片兩面金黃外脆內軟的法國鵝肝醫生就不忍心說不。
所以健康飲食道理很簡單,態度老實不老實便看自己啦!
註:定義為BodyMassIndex(BMI)超過30kg/M2
中文大學臨床腫瘤學系教授
莫樹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