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一連兩日的教育博覽昨日開鑼,主辦機構稱首日有1萬人入場。有參展教育機構,以獨特教學方式作招徠,包括英式教學法教普通話、科學實驗教創意等,招生年齡低至3歲半。為催谷子女升讀名校,不少「怪獸家長」不惜大灑金錢,為子女報讀各式各樣雞精班。
記者:何詠詩、梁麗兒
第二屆「全港直資中小學校展覽暨小一入學博覽」昨在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舉行,逾80間直資中小學、津小參與。參展機構「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漢語教育中心」,標榜以英式教學法教授普通話課程,導師全為北京師範大學的碩士畢業生。中心首席漢語老師項陽指,英式教學法着重老師與學生互動交流,並非單向學習,令學生學習不感沉悶,年齡細至3歲半也可報名。中心在港開業3個月,招生情況滿意,百多個學額將爆滿,多數學童來自中產家庭,包括名校生。
「唔學嘢好蝕底」
另一參展機構「國際憶習法」導師謝冠毅指,憶習法由英國教育家研發,教導記誦技巧,有助港生擺脫填鴨式教學,收生年齡5歲或以上。他承認,本港家長多數只育有一至兩名子女,港童一般較「馨香」,不少家長都希望子女多才多藝,認為「唔學嘢好蝕底」,故安排跆拳及拉小提琴等課程。
「OxvardEducationCentre」董事兼導師張正龍指,本港家長太着重子女學習成績,忽略了思考能力訓練。機構的團隊包括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衞生學院的科學博士,課程重點是透過各種實驗,學習科學原理,從而激發兒童的創造力及批判力。
入場參觀的陳氏夫婦表示,兒子現年5歲,心水小學是位於油塘的福建小學。二人已安排兒子學習游泳、繪畫及英文,稍後更報讀普通話班,望有助兒子入學。育有4歲半女兒的劉小姐表示,女兒於英國出世,計劃在港讀小學,然後返英國升中學,昨專程到場為女兒物色校風較佳的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