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把脈:樓價通常都不合理 - 鍾維傑

樓市把脈:樓價通常都不合理 - 鍾維傑

近期見有評論爭議樓價是否合理,說不合理的認為樓價相對收入比例過高,很難負擔;認為合理的則說本地經濟仍強且供應有限,加上借貸便宜,樓價不升才怪。
其實上述兩個說法皆有些道理,因由兩個不同角度出發,前者以樓價相對收入比例從供養看事情,後者則以市勢衡量。兩個角度得出不同啟示,一點也不意外,正如從美貌及個性判斷同一選美參賽者,也有機會得出不同分數一樣。

經濟勿太倚靠樓市

然而,若以價格走勢看,樓價在大部份時間都不合理,不是偏高(超買)就是偏低(超賣),很少處在「合理」水平。偏高時做業主的高興些,而偏低時或許想做業主的會開心些。
至於甚麼是合理水平?如何計算?這裏提供一個粗略技術建議;就是利用某時段內的樓價走勢數字,計算出它們之間的regressionline,且「當」這條線所顯示的價格就是合理價格。
將上述圖象化,就會見到兩條不同的線,一條顯示期內有高有低的實質價格走勢,另一條就是regressionline,通常會於價格走勢線的高低點之間「穿」過,且只有數處「碰」到價格走勢線。
即是說,假設接受這regressionline為代表合理價格,那便不難發覺價格走勢(即市價)線很少和合理價格碰上,亦即市價通常都不太合理,不是高過,就是過低。
據此,在自由市場經濟之下,真的要令市價長期處於不高不低的合理價格差不多是天方夜譚,況且做得到也非人人覺得受惠。

鍾維傑
「地產得」獨立房地產分析網站
http://www.Real-Estate-Tec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