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神探愛倫坡》,很容易就想起最近兩齣《神探福爾摩斯》。但愛倫坡並不是甚麼神探,他只不過是寫詩和寫詭異推理小說的作家。但由於時代背景相近,兩者都以偵探推理為主要內容,有這樣的聯想是很自然的事。但前者看得出編導對愛倫坡及其作品的尊重(英文原名是他的一首詩作),後者叙事上的支離破碎只為了炮製一幕又一幕的奇觀。愛倫坡死時只得四十歲,而且死因未明。本片以他死前五天的遭遇大做文章,雖然有點天馬行空,但絕非子虛烏有的憑空捏做。
這裏不打算披露案情,只想指出編導將愛倫坡筆下曾經描述過的殺人和犯案過程,融入劇情之中,其實煞費苦心。例如兇案現場門被反鎖、窗被釘死,兇手如何逃逸?這場來自愛倫坡原作《莫爾格街兇殺案》。又譬如像鐘擺般左右擺動的鋼刀徐徐下降,瞬間殺人的場面來自《陷阱與鐘擺》。至於《紅死病的假面舞會》(TheMasqueoftheRedDeath),「B片天王」羅渣哥曼1964年就已拍成電影。如果你只看過柯南道爾的《福爾摩斯》,應該是時候看看愛倫坡的著作了。
撰文:黃國兆
http://blog.yahoo.com/freddiewongkwoksh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