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大整蠱專家獲放生竄改同學選科 判守行為

浸大整蠱專家獲放生
竄改同學選科 判守行為

【本報訊】浸會大學歐洲研究系一名男生在別人面前是「義工王」,其實是「整蠱專家」,他因無聊貪玩,透過大學電腦系統竄改三名同學選課資料,險令同學無端端要上文學課和化學課。他昨獲准自簽2,000元,守行為一年了事。男生甫獲放生,卻在庭外再生事端,出手扭爛記者鏡頭。
記者:戴國輝

被告畢宏超(23歲)原被控一項不誠實取用電腦罪,案件昨日在九龍城裁判法院再提訊,控方撤銷控罪,准被告改以簽保守行為。
案情透露,每名浸大學生均有一個電腦賬戶,密碼由該學生的身份證、出生日期等個人資料組成,學生透過電腦系統選擇報讀或取消選修課程。
就讀於浸大的被告,跟兩男一女被整蠱的同學在2008年念歐洲研究學科時結識。被告因一時好奇,去年9月從網上下載一份文件,文件有三名受害同學的個人資料,包括出生日期及身份證號碼。
去年9月16日,被告無聊地於黃大仙東頭邨住所利用他的電腦登入三名同學電腦賬戶,竄改他們的選課資料。首名同學原需上西班牙語課,被告卻取消它,幫他報讀化學課,同時替另兩名同學報讀中國文學及人文學科課程。兩名受害同學發現出錯,在同月21及22日知會校方的資訊保安經理,經理檢查後,懷疑是被告所為。校方向被告查問,被告直認不諱,警方接報拘捕被告。經資訊保安經理更正後,三名同學沒有錯過他們原來報讀的課程。

庭外扭爛記者鏡頭逃去

署任主任裁判官胡雅文准被告自簽2,000元,守行為一年,其間需保持行為良好,不得再做任何涉及不誠實的罪行。被告離開法庭時突然衝向正在拍片的記者,伸手扭爛記者鏡頭後逃去無蹤。
資料顯示,被告是「義工王」,因先後在京奧、香港奧運馬術及東亞運動會擔任義工而接受傳媒訪問。
案件編號:KCCC206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