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流2:意味家庭樂

尚流2:意味家庭樂

對於意大利飲食,香港人腦裏浮起的關鍵詞可能只是Pasta、Pizza和Espresso,卻組織不成意食全景圖。Paolo和Massimo是居港意大利人,他們透過這些各種美食詞彙,組成一首意大利的飲食樂章,也就是意人的生活詩篇。

記者:周燕
攝影:潘志恆

家傳兔肉菜式

GaiaRistorante總廚PaoloMonti說:「中國人跟意大利人有兩方面很相似,就是重視家庭和飲食!」Paolo十五歲開始習廚,但啟發他愛上煮食的是父親和祖父。昔日在羅馬經營餐飲,Paolo從小看着爸爸做菜,「Gaia有一道兔肉意粉,叫Pappardelleall'IschitanaconConiglioalla"Gaetano",十年來一直是餐廳招牌,那是我根據爸爸的食譜弄的。爸爸出生自一個叫Ischia的小島,那裏有很多野兔,於是他經常捕捉野兔用來煮食。」"Gaetano"就是Paolo爸爸的名字,「爸爸一代,喜歡煮食,並不是因為貧窮,而是他們視煮食為基本技能。無論是外婆還是祖母,她們對飲食都很認真,她們會在花園種香草、釀酒、飼養動物。」Paolo家有部冲製特濃咖啡(Espresso)的機器,習慣每天喝三四杯,原來他的咖啡啟蒙就是來自祖母,「我小時候,她用大麥做一種叫Caffed'orzo的飲品給我們一班孩子,沒有咖啡因的,她戲稱那是兒童Espresso!」
結婚八年,Paolo有一對兒子,分別七歲及六歲。他說大廚工作消耗了大部份時間,平日甚少有時間親手煮菜給孩子,都是假手外傭,「她多數做亞洲菜,我也有教她做意菜。香港是一個多元化社會,甚麼文化都能接觸,但我還是希望兒子懂得意大利飲食,總不能以中國菜或者日本菜為主吧!」
Paolo難得下廚,示範一道龍蝦意粉,他打趣問細仔Lorenzo:「你常常來爸爸的餐廳嗎?吃過爸爸做的菜多少次?」Lorenzo說:「二百次!」大廚爸爸笑了。大哥Giulio扭計扁嘴,怎樣也吃不完意粉,爸爸又是哄又是罵。這位大廚享受家庭生活嗎?「享受呀,人生每個階段有不同事情要做!」三父子有時一起玩家家酒,「他們有套煮食玩具,可以扮廚師,有時給我弄食物,又問我煮得怎樣,我認真地答如果加多一點芝士會更好,因為我喜歡芝士……哈!」看着看着,他們仨,倒像是中國父子。

■Paolo爸爸傳授的兔肉意粉已經成為Gaia的招牌菜。

■一味龍蝦Pasta已能把意菜追求天然味道表現出來。

廚房有三寶

Paolo說,羅勒(Basil)、Pasta、番茄醬就是意大利三寶,分別代表國旗上的綠白紅三色。他示範的龍蝦意粉製法十分簡單,大約二十分鐘已經做好,「意菜特色是並不激烈(aggressive),無論是味道還是脂肪含量。主要材料是蔬菜、海鮮和麪食,煮食時間短至十至十五分鐘便可上桌,所以意菜很適合天天在家吃。」新鮮的Pasta腍身快熟充滿麥香,放在滾水煮兩分鐘已經熟透。汁醬以起肉龍蝦,加入番茄仔、櫛瓜(Zucchini)花、Chanterelle野菌。再在露台隨手摘些新鮮羅勒加入意粉裏,配以橄欖油、海鹽、胡椒粉及白酒作調味料,便弄出一道新鮮好味的純正意大利風味,味道清淡又不肥膩,難怪Paolo說意菜適合日日吃。廣東菜比較少以花入饌,櫛瓜花外表鮮黃色,是意菜常用食材,「它的味道很清新,特別適合夏天吃,常常用來煮Pasta。」

■意菜簡單易煮,材料又追求天然新鮮,所以很適合每天吃。

年輕人不煮

Paolo說,傳統意大利家庭一定有四個爐頭,「一個煮意粉,一個煮意粉醬汁,一個煮菜,一個煮肉。」但來到香港,居住環境小,他的廚房少了一個爐頭!近年意大利菜在伊斯蘭國家受歡迎起來,「意菜的食材很豐富,單是肉類,也有驢肉、兔肉、海鮮等,即使不用豬肉,同樣可以煮意菜。」
中國有八大菜系,只要跨過一個省分,食材以至飲食習慣,已經有大分別,Paolo說意大利也有同樣的情況。Paolo從小在羅馬長大,「羅馬屬於意大利中部,羅馬人被寵慣了,喜歡吃同樣的食物,不喜歡變,不喜歡冒險探新!」他作為大廚,Paolo自然不愛這套。來港前,他曾經在美國加州居住五年,被美式肥膩重口味食物所嚇怕,還是愛吃意菜。這個大廚觀察到,近年意大利越來越多快餐店,亞洲菜又開始冒頭,年輕一代漸漸不入廚房,這個狀況似乎跟香港頗為相似。

■意人相當注重家庭觀念,家居不同地方也放滿家人的照片。

■家庭聚會對於意大利人很重要,不論甚麼節日都是一家人齊齊過。

■圖分別是Paolo及妻子的父母,他的廚藝啟蒙正是來自父親。

南北大不同

灣仔有間專賣意大利食材的雜貨店,叫ilBelPaese,老闆MassimoSfriso說店名意思是「這是美麗的國家」。在Massimo心目中,意大利在飲食世界美麗得豐富,美麗得精采。大部份香港人甚少留意,意菜有地方性分別,意大利南部、北部及中部,都有各自的飲食特色,「近年意菜館越開越多,開始有人只做某個地方、城市的意菜,希望專注一點,特別一點。」
Massimo居港二十多年,說得一口流利廣東話,太太是香港人,但他未忘老家飲食傳統。家鄉在威尼斯附近一個小鎮,「中菜有不同地方菜,意菜也有地方性分別。我的家鄉在北部,特色是很多以魚和海鮮主打的菜式,又喜歡用墨魚汁煮湯、麪、燴飯(risotto),味道較濃郁;北部天氣比較冷,當地人喜歡以肥豬肉、牛油等有助身體保暖的食材,好像粟米粥(Polenta)、燴牛膝(OssoBuco)。」Massimo說,南部則着重新鮮蔬菜,尤視番茄為重要材料,菜式帶微辣;中部則喜歡吃雲吞和千層麪(Lasagna)。

■Massimo說,意大利人重視午餐多過晚餐。

麪食的藝術

在ilBelPaese,一個貨架,單是麪食已經有數十款,如細細粒像貝殼仔的Gnocchetti;又如大大嚿,似螺殼的Conchiglioni,或如扭條狀的Trotie。Massimo說,意式麪食有不同煮法,好像Conchiglioni,通常把菜、肉等食材釀進去,然後焗熟。麪食種類繁多,所以Massimo認為麪食是意菜三大重要食材之一,另外兩大食材,是水牛芝士(Mozzarella)和香草。Mozzarella外形雪白,像雪糕,可用來做沙律,味道清新;至於香草,「昔日社會較窮,買不起肉類,香草可用來提升味道。從前鹽要徵稅,香料如黑椒價格較貴,平民只有能力購買香草。」
重視家庭團聚的意大利人喜歡午餐相聚,吃得豐富,「星期日,大家上教堂望彌撒後,便會一起吃午餐。子女結婚後,多數搬離父母,重要節日時,就會一起吃飯,因為意大利地方大,來回花時間,白天相聚較方便。」Massimo說,意大利家庭的廚房較大,一家人既可在廚房煮食,又可吃飯,加上一部小電視,十分溫馨。

■ilBelPaese既是意大利食材雜貨店,也是餐廳。

■意大利南部重視新鮮蔬菜,好像番茄。

■Mozzarella外形雪白像雪糕,可用來做沙律。($42/125克)

■油漬番茄乾PomodoriSecchi是開胃食品。($58)

■Carbonara用來煮意粉。($42)

■羅勒和迷迭香是意菜常用香草之一。(各$40)

■Gnocchetti賣相像貝殼仔。($38)

■Trotie是扭條狀。($38)

ilBelPaese
半山堅道95號地下B舖
電話:25498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