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局推跨境抵押品管理

金管局推跨境抵押品管理

【本報訊】金管局下周一(25日)起,將與歐洲清算銀行及摩根大通合作,推出新的跨境抵押品管理服務,海外金融機構可利用抵押品,藉有關服務進行回購,從香港市場取得港元及人民幣,變相進一步協助離岸人民幣(CNH)尋找出路。
昨與歐洲清算行及摩通分別簽署雙邊協議的金管局表示,國際金融機構可利用在歐洲清算行或摩通所持的證券作為抵押品,與金管局轄下債務工具中央結算系統(CMU)成員,藉有關服務進行三方回購協議交易,從而在本港市場取得資金。歐洲清算行或摩通將擔任三方回購協議交易的抵押品管理代理人,代表及確保交易雙方自動履行行政責任,如抵押品估值、資格查核、扣減率及替代安排。

利拓人民幣借貸

金管局副總裁彭醒棠表示,目前已有30家機構表態有意參與跨境抵押品管理服務,包括海外金融機構及CMU成員,當中10家正準備合約。
彭醒棠說下半年或有機會進一步發展,讓本港金融機構透過所持證券作為抵押品,反向國際金融機構取得美元等外幣流動資金,這將有助推動回購在香港發展,並透過擴大抵押品的應用範圍及減低借貸風險,維持金融穩定。
摩根大通亞洲區常務董事兼技術銷售主管白凱傑表示,本港回購市場發展仍在起步階段,日均交易量不及發展市場一成,故是次服務有助本港回購市場發展。
彭醒棠續稱,是次推出回購平台,亦為國際金融機構提供有效渠道,獲得離岸人民幣流動資金。為標榜本港人幣資金池,有足夠深度向外資放貸,金管局助理總裁李建英表示,本港人幣資金池截至4月底,連同存款證計算,共達6740億元人民幣,料足夠應付不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