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水已犯井水 中港一潭污水《南都》前副總編:國保在港搵線人

河水已犯井水 中港一潭污水
《南都》前副總編:國保在港搵線人

【本報訊】遭內地封殺的《南都週刊》前副總編輯長平,申請來港工作逾年,本港入境處至今仍沒審批;他的內地朋友,來港工作多年,卻屢遭國內安全保衞局人員直踩到辦公室樓下,邀約「飲茶」收風,被迫做「線人」。回歸15年,長平說,一國兩制50年不變的承諾是自欺欺人的幻想,河水早已犯井水。
記者:王家文

現身處德國的長平今年3月接受香港電台訪問,適逢特首選舉,這名時事評論員說,這場選舉很奇怪,唐英年醜聞纏身但沒被勸退選;梁振英這名疑是地下共產黨員卻可參選。他感覺到香港再不是「自由港」,說穿了就是那場小圈子選舉,已經明目張膽由中聯辦操控,河水早已氾濫。

《南都》前副總編長平指,隨着互聯網興起,政府再也不能透過媒體控制民眾思想。
港台提供圖片

「把知情權還給讀者」

長平原名張平,內地資深傳媒人,以敢言見稱,10多年來屢因撰文批評政府而遭撤職。08年西藏3.14事件後,他撰文批評中共的西藏政策,被中宣部封殺,去年1月遭《南都週刊》解聘。去年8月獲聘為網上雜誌《陽光時務》主編,該雜誌以香港為基地,多次報道涉及艾未未案、陳光誠等敏感事件,同遭內地封殺。
「被限制就剝奪了民眾知情權,我們要把這部份的知情權還給讀者」。長平寫文章沒底線,每次落墨都是「擦邊球」,越敢挑戰,邊際越大。去年底《陽光時務》率先報道烏坎村維權運動,他說那是89年六四事件後,中國一場重要的民主運動。他說,雖然內地容不下一紙《陽光時務》,但選擇出任主編,就是相信香港仍有自由平台。

《頭條新聞》監製王祿霞(右)和編導易詠欣均認為,長平至今仍未獲批出工作簽證,令人憂慮是基於政治考慮。
司徒世華攝

願為言論自由奮鬥

長平去年初申請來港工作,至今入境處仍沒批准,他不評論是否有政治考慮,「我沒有證據」,但其微博、文章早在內地被刪除,甚至在網上也搜索不到其名字,入境處的做法令人聯想到政治打壓,「是一種合理的想像」。正如他的內地朋友,快要拿到香港身份證,才驚覺國保已可直接坐火車來港監視,法治和人身自由受威脅,香港跟內地已混為一潭污水。
長平去年7月獲邀到德國參加一個寫作計劃,簽證下月到期,惟香港的工作簽證還未到手,也可能回不了中國,敢言的代價是恐成國際人球。他坦言,如從頭再來,也會選擇傳媒行業,「言論自由是值得為此奮鬥的事情」。
長平的訪問於明晚7時在無綫電視翡翠台《頭條新聞》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