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次證監會成功迫令半新股洪良(946)向所有小股東賠償,為近年銳意加強保薦人監管的證監「造勢」。有投行高層擔心,洪良事件剛好在加強規管保薦人進行諮詢期間達成協議,勢令輿論倒向支持加強規管一方。
負刑責料無得避
該投行高層說:「原本以為今次證監計劃收緊規管,唔會收得咁緊,又或者喺業界強烈反彈嘅情況下,好似上次話要加強規管咁,結果係乜都做唔到……但家咁啱整單洪良出嚟,睇嚟今次證監應該可以如願收緊監管,若果係咁,第時新股真係好難做。」
證監於本月初宣佈,撤銷洪良保薦人兆豐資本前董事總經理康曉龍牌照,成為香港首個投行負責人,要為保薦新股失職被「釘牌」。證監指康曉龍沒有履行作為保薦人的職責。康曉龍於調查中聲稱事件與他無關,拒絕承擔相關責任。
至於兆豐,於4月時亦已被證監被「釘牌」,吊銷其「就機構融資提供意見」的第6類牌照,兼且罰款4200萬元,創香港有史以來保薦人支付罰款最高紀錄。連同昨日洪良迫令「回水」,洪良上市組合已被「一網打盡」。
證監就收緊新股保薦人監管的諮詢期,將在下月初完結,其中最引起保薦人關注,是保薦人需為招股文件失實一項負上刑事責任。據悉,現時已有逾10家投行組成聯盟,聯署去信證監表示強烈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