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歐洲大勢 一路向西 - 咖哩

特稿
歐洲大勢 一路向西 - 咖哩

以往歐國盃,總有東歐球隊可以予人驚喜,例如96年的捷克打入決賽,一鳴驚人;00年見羅馬尼亞力壓英德入8強;上屆亦有俄羅斯殺入4強成為一時佳話。可是,東歐球隊今屆幾乎全軍盡墨,8強中只有一隊實力平庸的捷克。

東歐異軍不復再

由90年代起,東歐的羅馬尼亞、克羅地亞、保加利亞、捷克及俄羅斯先後在國際賽有輝煌演出,往往得到黃金一代的讚譽;但從另一角度看,黃金一代其實是代表人才無以為繼,新一代再難達到過往的水平。
過去布加勒斯特星隊及貝爾格萊德紅星等東歐球會捧歐冠盃的場面難以復見,就算是當打球星,今天也是聊聊可數。現時東歐的最佳球員應該是捷克門將施治,之後就要數到艾沙維、舒夫真高、貝碧托夫等過氣球星。擺得上枱面的新人,看來只有在今屆歐國盃彈起的迪沙高耶夫,但將他與西歐新秀馬里奧葛斯或巴洛迪利相比時,恐怕也差一截。
西歐早在20年前就將足球商業化,發展蓬勃,更多年輕人投入足球事業,而球會亦有更多資源去做青訓,以及給予良好待遇去挽留人才,令到西歐足球水準漸漸拋離東歐。雖然最近俄超崛起,球會得到大財團注資,但羅馬並非一日建成,若東歐想追趕西歐的足球發展,看來還要時間去努力。
咖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