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388)去年大鑼大鼓表示,已準備好可隨時推出雙幣雙股(同時籌集港元及人民幣的新股),但今年差不多已過了一半,莫說雙幣雙股,迄今連一隻人民幣新股(信託基金不算)也沒有,是已經忘了這個豪言?還是所有精神已花光在天價收購上?
港股及新股氣氛欠佳,當然是很好用的藉口,但首半年衰極都有逾20家企業成功上市集資,亦不缺如海通(6837)及太古地產(1972)等「大名」,居然一家公司也沒有揀籌集人幣,令人不禁懷疑在香港籌集人幣的構想是不是有先天缺憾?
據悉,港交所為推出雙幣雙股,又或者是已上市企業發新股籌集人幣,經已出盡法寶,由去年要求準上市公司在入表申請時,經已需要列明有意籌集人幣,到今年已放寬到只要公司有意籌集人幣,就算過了上市聆訊後才決定也未遲。「莫道你在選擇人,人亦能選擇你」,李小加呀,莫非最後為港交所創雙幣雙股里程碑的真的是名不經傳的深圳市商貿通供應鏈管理公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