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蔡東豪版於六月十四日有倪以理訪問,一問一答,水平甚高,值得一讀,尤其是講到家族企業有過一二百年經驗,最懂得將家事、控股權與管理權三件事分開,控股家族接受外姓人做主席,行政總裁,更加值得香港及所有華人家族企業研究。
但倪以理提及「出色家族管理看怡和」嗰一段,左丁山不敢苟同。怡和在香港嘅地位與受尊重程度,自一九八五年遷冊百慕達以後,大幅度下滑,以前怡和係香港一哥,依家有幾多人還會認同怡和?香港置地算係怡和集團最亮麗一環,牛奶公司屬下之惠康、美心亦深入民心,但講真,肯利凱瑟克與西蒙凱瑟克兩兄弟在八十年代初為求自保,抗拒華資入侵,設立怡和策略互相控股聯防都算嘞,但呢兩兄弟管理眼光短視到極,「沽空香港」,將港燈賣俾李嘉誠,將香港電話賣俾大東電報局,將山頂及半山矜貴地段(如帝景園所在地)賣俾新鴻基地產,將銅鑼灣皇室行、灣仔夏慤大廈售賣畀華人置業,簡直係賤賣資產,為股東帶來日後之巨大收益損失,條數點計呀?呢兩兄弟實在係怡和集團股東之罪人。
或說係事後孔明,當年凱瑟克兄弟趕走外姓人紐碧堅,由西蒙凱瑟克掛帥,點能預測所出售之資產日後價值狂升呢!咁就不妨比較吓,另一個英資家族公司太古(史懷雅家族控制)就在怡和遷冊之時,決定在香港擴大投資,1987年人心虛怯之時,買下金鐘兵房地段,打造成太古廣場,以後又陸續在鰂魚涌擴建太古坊,直情賺到笑完又笑,威風過怡和不知幾多倍。
家族企業除了要保衞企業控制權之外,如果上咗市,還要為股東尋求最大利益,訂下長遠發展策略。怡和凱瑟克家族在呢方面就目光短淺咯,管理點算出色呀?過去二十五年最出色之家族企業,有排數都未數到怡和。今年四月,怡和任命西蒙凱瑟克之子Benjamin為常務董事,呢位新一代竟然打破四分一世紀以來之沉寂,今年重返馬場,成為準馬主㖭,唔通有意再在香港一展拳腳?須知道直至紐碧堅離開為止,每一位怡和大班都係馬會當然董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