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uble-Cohort - 馬家輝

Double-Cohort - 馬家輝

暑假的城大校園通常沉靜安寧,然而遇上雨天,灰沉沉的天色,選讀暑期課的學生在斜坡上撐着雨傘急行疾走,倒有幾分「敝景凋年」的蒼涼況味。
或許年輕人亦在心裏想着念着,快點結束吧這暑假課程,我便可以出發旅行,我便能夠打工賺錢,九月之後,眼界開了,錢包飽了,又是一個好男子好女子。
至於老師們,往年的暑假如同每年的暑假總是比較悠閒,但今年,稍不一樣了,九月之後便是所謂double-cohort的雙軌學年,舊高中與新高中的畢業生一起進入校園,熱鬧是熱鬧,挑戰亦是大而深,必須好好規劃,認真考慮到每個細節,從課程科目是否完備到課室座椅是否足夠,從樓梯電梯是否充足到走火通道是否過窄,硬件軟件皆須審視查考,以防到了開學才見問題,校園湧現像一九四九大逃亡的災難混亂,到時候,校方加開十道高牆亦阻止不敷應付大字報的投訴怒罵。
與其「危機處理」,不如「危機預防」,校方早已成立所謂風險管理小組,組頭負其責,祝他好運。然而有些「心理風險」是如何高明亦難迴避,三年制與四年制的課程各有獨特利弊,學生們互為觀照,「人比人」,難免只見別人之優勢而不見別人之吃虧,於是必有怨艾,甚至互不往來,在校園內形成兩個群體,搞不好稍被煽動,還會互相指責資源分配不公,無風起浪而生內訌,麻煩大矣。
所以負責之人必須把目光放在細微處,關注學生的心理平衡和溝通狀況,如何令其融合和諧,是關鍵要務。校園可以擴建,老師可以延攬,但「人」終究是最難處理的對象,「人心惟危」,「尚書」早已提醒這才是最大的風險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