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黨撐政改釀泛民決裂

民主黨撐政改釀泛民決裂

香港民主派過去一直團結一致向北京爭取雙普選,可是到2010年,泛民陣營就是否支持政府的2012年非普選政改方案出現分歧,引發內部大分裂。作為泛民最大政黨的民主黨,選擇走入中聯辦與北京秘密談判;公民黨及社民連卻走上抗爭之路,發動五區公投抗衡北京封殺普選。從此,泛民陣營分裂已成定局。

主流泛民嫌社民連激進

自2003年7.1大遊行後,年輕人參政意識提高,新社運勢力冒起,連帶泛民陣營也出現變化。2006年一班走泛民左翼路線人士,包括陶君行、黃毓民、梁國雄、陳偉業成立社會民主連線,走抗爭基層路線為主,並批評民主黨等主流泛民立場保守、脫離群眾。社民連在2008年立法會選舉更取得三個議席,主席黃毓民將抗爭行動帶入立法會,包括向官員「掟蕉」以示不滿,得到不少年輕人支持。
但同一時間,主流泛民卻不認同社民連的抗爭方式,甚至一度互相攻擊;但令兩大陣營全面決裂,源於社民連聯同公民黨,發動立法會議員五區總辭、變相公投行動,力抗特區政府力推非普選的2012政改方案。但民主黨反其道而行,選擇與北京談判,甚至走入中聯辦與副主任李剛會面,最後,更以北京接受他們提出立法會超級區議會功能組別方案為由,支持政府政改建議。
民主黨反公投、支持政府立場,令民主黨在2010年的7.1遊行中,遭泛民民間團體大罵出賣民主,民主黨支持度大跌,社民連聲勢如日中天。不過,2011年社民連陷入內部分裂,黃毓民、陳偉業另起爐灶成立「人民力量」,同年底的區議會選舉,社民連及人力大敗,令激進泛民政治力量元氣大傷之餘,也打擊自03年以來新世代民主運動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