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伍雅謙報道】不少中醫為方便病人,在診所提供煎藥服務,惟有中醫診所懶理衞生,將廁所當作煲藥室,病人擔心冲廁時廁水會濺到藥煲,有欠衞生,且在廁所拉電掣恐易觸及水而漏電,十分危險。
涉事的張金靈中醫師在牛池灣龍池徑開設診所。《蘋果》記者親到診所了解,發現約400平方呎診所內設有應診室及放置藥材的儲藥區,廁所設在儲藥區旁,面積約數十平方呎,只足夠放馬桶及洗手盆,當時正「炮製」三煲藥,其中一個電藥煲放在廁所地板;另外兩煲放在馬桶上方木板,兩藥煲中間擺放攪拌用的木製藥勺。如有人需上廁所,診所姑娘便將地板藥煲搬離。
煲藥環境不受監控
在中醫名冊屬註冊中醫的張金靈回應投訴時承認,明知廁所煲藥有欠衞生,奈何診所地方狹窄,業主又拒絕更改間隔遷就,故才出此下策。「有啲病人覺得藥粉效果唔得,一定要煲藥,又想我哋煲埋,劑數太多惟有喺廁所煲」。收到投訴後他稱會設法改善,除減少代客煲藥外,會改在儲藥區煲藥。
香港中醫師公會會長關之義表示,該會未有收過相關投訴,中醫藥管理委員會也沒訂明煲藥程序。他認為,中藥房及中醫診所若沒合適煲藥環境,應盡量避免提供服務。家庭醫生關嘉美指,冲廁時揚起的飛沫及微粒可達一人高,在處理排泄物的廁所煮食有欠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