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數既傳統又國際化的運動,龍舟是不二之選!香港仔一班漁民沿襲競渡傳統,比賽之餘,祈求平安;赤柱凝聚了五湖四海紅鬚綠眼,把龍舟比賽演化成一場嘉年華式的國際賽事。
記者:周燕
攝影:潘志恆、陳盛臣
漁民——划龍舟 論輸贏
鴨脷洲海旁,龍舟叠龍舟,蔚為奇觀。五十多歲的鄭亞金出身漁民家庭,自小跟隨爸爸、叔伯划龍舟,「可以說落得龍舟,無病痛,都要划!」划龍舟之於漁民子弟,猶如打波之於陸上年輕人,看到熟識的臉孔,只要大呼名字,對方即刻跳入水中,一起划龍舟去,沒有人教,都是自玩自學,但因為從小在大海中長大,划起來,特別易上手。
鄭亞金說:「漁民熟識水性,讀書唔多,又沒有其他娛樂,沒有遊戲機玩。大家不是划龍舟,就是釣魚,玩的都是水上活動。」鄭家有十二兄弟,鄭亞金排行第三,今年家中有十兄弟參加賽龍舟,可算是家庭一大重要活動。
近年連鬼佬都流行划龍舟,十二弟鄭亞貴說:「我哋真係賽龍舟,鬼佬係輸贏都咁開心,啤酒、汽水齊齊飲,好似開party咁!」鄭亞金說,坐上龍舟,父子、兄弟都無情講,「比如說,我划一條龍,我爸爸划一條龍,我細佬划一條龍,落到去,大家都好搏命!」他們代表的「漁業龍」,組織了五十人,個個賣力拼搏,前兩年都是香港仔龍舟競渡大賽的冠軍得主,幾個月來,每星期操三日,每次一至兩小時。鄭爸爸今年八十多歲,不會上場,但年年都跟兒孫新抱,坐上漁船,為鄭家兄弟打氣。
龍舟神聖不見光
昔日的漁民說:「船在人在」,漁船就是家,而賽龍舟對他們來說,也是一年中的盛事,因為賽龍舟有祈求風調雨順、出入平安之意。漁民長年乘風破浪,這個祈願既實在又重要!漁民總認為,贏了比賽,全年都會順風順水,所以都會努力比賽爭勝。龍舟對於漁民來說,更是神聖不可褻玩之物。每年皆有龍舟下水的儀式,農曆五月初一,漁民把龍頭及龍尾安裝在龍舟之上,進行祭祀,向上天祈求風調雨順。
祈福後,龍舟便下水,再到廟宇參拜。以往新做的龍舟下水前不能見光,只可在晚上進行儀式,其間漁民口中含糖,意思是在神聖而莊嚴的儀式,不可作聲。以雞冠潔淨龍舟後,漁民才把龍舟推下水,大喝一聲,把龍叫醒。龍舟下水後有放紙龍舟儀式,寄寓平安,又將紙龍舟安放在廟宇,以供奉龍神。因此,臨近端午,香港仔一帶的香燭店都有紙龍舟出售。
漁民的龍舟都是柚木製,每艘造價高達十多萬元,所以尤為小心保養。每年出賽前,都要待天氣好,陽光充足時,進行翻新修葺工作。龍舟木材容易出現爆裂情況,師傅就要以原子灰填補及磨平;龍身釘口也可能出現銹蝕,則要以砂紙磨平。鄭亞金說,把船打磨好,龍舟才較順水,速度也可提升,「年年贏的話,龍舟唔使換!」
經驗就是智慧
鄭亞金有四十多年划龍舟經驗,今年是「漁業龍」的鼓手,帶領兄弟出賽。每艘龍舟看上去,都差不多,致勝關鍵又在哪裏?鄭亞金即刻指向龍舟座位上的一塊塊小木塊,叫木墊。原來加上木墊,整艘龍舟就會繃緊一點,影響速度;另外,龍舟中間位置,有一個部件叫船柵,同樣用來調校龍舟的鬆緊,同樣影響速度。鄭亞金說,每次出賽,都要憑對河海的經驗,判斷把龍舟收緊或放鬆。安裝龍頭也是大學問,「龍舟頭擋水,不可昂起,水才可從底部流去。」
外國人——嘉年華 享受快樂
鄭氏兄弟說鬼佬龍舟像嘉年華會,實在不錯。臨近端午,赤柱正灘尤為熱鬧,整個沙灘都是練習龍舟的男女,他們正為「赤柱國際龍舟錦標賽2012」備戰。原來這個比賽,今年吸引了超過250隊本地及海外隊伍參加,人數超過5,000,其中「香港日本人俱樂部」也組織了隊伍參賽,穿上印有「龍」字的綠衣,顯得極為醒目。兩位日本太太,高橋千里及小島奈緒子,分別第三及第二次參賽。說起賽龍舟,擔任鼓手的千里表現得很雀躍,用手指劃。比賽時,時而緊貼對手,時而落後,十分刺激。奈緒子則說,日本也有賽龍舟比賽,但不同地方有不同的舉行日子,所以對於他們來說,龍舟一點也不陌生。中國人視龍舟競渡為端午節習俗,奈緒子說,日本人不像中國人般慶祝端午節,也不會吃糉,「我們視龍舟為運動、比賽!」日本隊自二月起已經開始訓練,十分認真。隊伍中的男將,加藤若郎及高橋正典都是經驗老到的選手,他們分別第三及第四次參賽。他們都認為龍舟最大價值是可以跟隊友一起分享快樂。
玻璃纖維夠穩定
原來還有不少企業組隊參賽,好像永明金融的Wilcox已經第三年參賽,他說除了海上操練外,一班隊員更要做健身,以最佳狀態出賽,「一係唔玩,一玩就要做到最好!」另一位隊員Kelvin則說:「合作性最重要,一旦不合拍不齊整,速度就會慢下來。我是鼓手,由預備至起步都由我負責,控制着節奏。」教練Danny說,國際賽的龍舟,多用玻璃纖維製作,「傳統木龍舟較快,設計較好,纖維龍舟則勝在夠穩定。外國人身材高大,木龍舟邊位較矮,不太適合他們。」Danny擁有豐富教授外國人龍舟的經驗,「外國人學習時,常常發問,喜歡尋根問底;因為龍舟是中國人傳統,已有一些概念,做得多問得少。」龍舟是一項根據垂直貢槓原理操作的運動,不只是傳統節慶活動這麼簡單。赤柱向來凝聚了不少外籍人士,所以這裏的龍舟賽事也較多外國人,「加拿大及澳洲都很流行賽龍舟,而且水平也很高;香港隊水平中等,新加坡、中國、印尼等地的龍舟隊伍表現較出色。」